慢性牙髓炎及慢性根尖周炎中P.n.与P.i.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64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普式菌属为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在感染根管样本中的检出率较高。中间普沃雷菌(Prevotella intermedia, P.i.)与变黑普沃雷菌(Prevotella nigrescens, P.n.)在感染根管中的检出率较高,有时为最高。传统的培养方法获得的细菌种类与数目远低于实际水平,而目前大部分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只能用于口腔致病菌的定性研究。荧光定量PCR可实现对DNA模板的定量,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可靠性强等优点。而且根尖周炎主要继发于牙髓的细菌感染。细菌在根管内的定植与为一动态过程,感染持续时间将影响细菌在根管内的定植。本实验拟用SYBR GreenⅠ模式的实时PCR技术,针对细菌基因组中的16SrDNA,对慢性牙髓炎及慢性根尖周炎中的中间普沃雷菌(P.i.)、变黑普沃雷菌(P.n.)及总细菌进行定量检测,比较在慢性牙髓炎及慢性根尖周炎中,两种细菌及总细菌的数量的差异,初步明确这两种细菌及总细菌在根管感染的不同时期其数量是否发生变化,有助于人们更加明确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病因,并为抗生素的指导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应用SYBR GreenⅠ模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0例慢性牙髓炎及20例慢性根尖周炎中P.i.及P.n.的检出率与检出数量及其在总细菌中所占的比例,比较两种疾病中P.i.及P.n.定植情况的差异。每组数据之间的差异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牙髓炎中,总细菌16SrDNA扩增子检出数目为1.3432×104~3.4112×106,检出率为100%;P.i.的检出数目介于1.3198×102~4.8067×102,检出率为55%,占总细菌的比例为0.000103%~3.37%;P.n.的检出数目介于7.9269×102~9.9902×103,检出率为40%,占总细菌中所占的比例为0.259%~4.25%。慢性根尖周炎中,总细菌16SrDNA扩增子检出数目为3.5732×104~1.6997×106,,检出率为100%;P.i.的检出数目为2.4051×102~1.2841×103,占总细菌的比例为0.014%~1.50%,检出率为45%;P.n.的检出数目为1.6241×102~1.8136×103,检出率为30%,占总细菌的比例为0.0401%~0.122%。总细菌中P.n.所占比例在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细菌中P.n.所占比例在慢性牙髓炎比在慢性根尖周炎中高。结论:从数量上而言,两种细菌在慢性牙髓炎及慢性根尖周炎中并不是绝对的致病菌。总细菌中P.n.所占比例在慢性牙髓炎比在慢性根尖周炎中高,提示随着时间的变化,P.n.在感染根管中的定植情况发生了改变
其他文献
昆明-曼谷高速公路(R3A或R3E)是一条建成于2008年的联结了中国、老挝和泰国的公路。在未来,这条公路在贸易、投资、服务方面将是重要的。我对研究昆明-曼谷高速公路(R3A或R3E
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整合党员和单位力量,实现服务居民精准供给2017年10月8日,什邡市方亭街道利民路社区川磷家园的水泵和水管损坏,由于年久失修,严重影响200多户居民群众
近些年来,人们日益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但针对初中学优生这一群体研究较少,基本上以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个人研究和体会居多。对学优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有重要的意
本文意在探讨《喧哗与骚动》中的生态女性思想。威廉·福克纳的这部小说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喧哗与骚动》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在这部小
乾隆朝是清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由盛转衰时期。本文通过剖析乾隆朝的贪污大案和乾隆皇帝的法治思想及惩贪措施,指出贪官污吏的猖獗不仅是乾隆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苹果水心病又称糖化病、蜜果病、糖蜜病。西北黄土高原和秦岭高地果区的元帅系和秦冠苹果受害严重,近几年红富士苹果发病也比较严重,多发生于果实成熟后期及贮藏期。病果内部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的热力管道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通过对于直埋的管道技术在热力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讨论。希望可
本文从大学体育教育训练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对此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重在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和创新意识。
为提高大黄酚(Chr)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旨在找出一种适合大黄酚-β-葡聚糖超分子复合物(Chr-β-glu)的制备方法,为制剂加工和贮存研究提供依据。分别采用饱和溶液法、共研磨法
<正> 近年来,会计诚信问题,愈来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理论界、企业界以及政府监管部门逐步形成一个共识:会计人员必须坚守诚信,注重操守,不做假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