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格博格·巴赫曼,出生于1926年,是当代德语文学界最负盛誉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创作涉猎较广,包括诗歌,短篇小说,广播剧,长篇小说等体裁。论文以其两篇短篇小说《迈向蛾摩拉》与《温蒂娜走了》的文本为依据,分析巴赫曼笔下神话女性的形象以及塑造这一形象背后作者对男女关系与现代生活状态的反思,本文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概述巴赫曼作品的影响力,以及其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论文选题的原因和目的。第二部分介绍巴赫曼的生平与主要作品。第三部分主要介绍过去传统神话女性的形象与演变,以及巴赫曼笔下的神话女性塑造方式与特点。第四部分与第五部分在以上传统神话女性的演变与巴赫曼作品中的神话女性塑造的基础上,分别着重分析《迈向蛾摩拉》《温蒂娜走了》中的女主人公夏洛特与温蒂娜的形象与命运。《迈向蛾摩拉》通过明暗两条线塑造夏洛特这一人物形象,表面上为两位女主人公夏洛特与玛拉同性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躲避回避,尝试接近,踌躇犹豫与坦然接受;实则是主人公夏洛特通过逐步接近作为对立面,镜像人物的玛拉从而一步一步发现自我的过程,并对自己婚姻家庭生活进行反思,试图建立新“国度与秩序”,从被束缚的生活困境中寻求解脱。《温蒂娜走了》通过水妖温蒂娜的自白讲述她和汉斯的感情过往与对人类生活状态的思考,作者赋予了温蒂娜一个非同寻常的女性视角和声音。女主人公既是控诉者,对占统治地位的男性与接受现状的女性以及生活的日常性进行批判;她又是社会的他者与以往温蒂娜文学形象的他者,坚持自我的完整与纯粹性,对人类社会持怀疑态度,在两种视角的相互作用下,人类社会的弊端揭露无疑,而女主人公的去留与否也暗示了女妖与人类社会不可割裂的关系。第六部分比较与总结以上两部作品神话女性形象,两位女主人公形象具有共同点,并层层递进。首先,她们都是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神话女性,一反传统神话女性形象的框架,是具有现代意识,反抗压迫与追求独立人格的新时代女性形象;其次她们具有雌雄同体的特点,从女性视角出发,与男性的绝对理性与控制保持距离,同时又被其影响,兼具两性的特点;最后两者都寄托了巴赫曼乌托邦的理想寄托,不管是夏洛特的新国都还是温蒂娜的回归暗示,都暗示了作者对人类生活状态的思考,理性与感性合二为一的探索.第七部分是结语,总结论文的主要内容并对这一人物塑造的影响进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