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别探讨在ISUP 2005年Gleason评分标准和ISUP 2014年Gleason 5级分组法下导致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不一致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TRUS定位下前列腺穿刺并接受RP的患者133例,并分析了年龄、BMI、血清胆固醇、PI-RADS评分、前列腺体积、外周带体积、t PSA、f PSA/t PSA、PSAD、外周带PSAD、穿刺GS、术后GS、穿刺阳性针数比例、临床分期、PCa危险因素等级、是否侵犯精囊、是否淋巴转移、是否切缘阳性、RP术式、PB与RP间隔时间、是否NHT等临床指标与术前术后GS不一致的关系。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组间病理特征差异,分别用Logistics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导致GS变化的危险因素,最后绘制外周带PSAD的ROC曲线并计算其AUC和截断值。结果:在ISUP 2005年Gleason评分标准下,RP术后GS上升的有50例(37.59%),不变的有44例(33.08%),下降的有39例(29.33%);Logistics单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外周带PSAD、穿刺GS、PCa危险度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前列腺外周带PSAD(P=0.029)、术前穿刺GS(P=0.039)是术后GS升级的独立预测因素;外周带PSAD的ROC曲线的AUC为0.657,截断值为3.03(特异性90.3%,敏感性44.4%)。在ISUP 2014年Gleason 5级分组法下,RP术后GS组级上升的有48例(36.09%),不变的有50例(37.59%),下降的有35例(26.32%);Logistics单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年龄、穿刺GGGs组级、PCa危险度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穿刺GGGs组级(P=0.004)、PCa危险因素等级(P=0.006)是术后GGGs组级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ISUP 2005年Gleason评分标准下,当穿刺活检Gleason评分≤7或前列腺外周带PSAD>3.03时,术后Gleason评分病理升级的可能性增大。在ISUP 2014年Gleason 5级分组法(GGGs)标准下,穿刺活检GGGs组别≤3的低中危PCa患者容易出现术后GGGs组别病理升级。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上述情况时应进一步评估穿刺Gleason评分的准确性,避免低估病情,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