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作为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作物,同时也是饲料和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名副其实的“粮经饲”三元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缓解供需矛盾、解决卖粮难问题、保护种植户利益,2008年10月,国家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启动了玉米临时收储计划,以挽救一路下滑的玉米价格。国家对玉米采取的临时收储政策,调动了玉米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产量,带动了农民的持续增收。但是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出现负面效应的根本原因是赋予了临时收储政策过多的保收入职能。要解决玉米市场面临的窘境,最为最重的一点是要完善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因此,国家在东北三省一区实行玉米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建立生产者补贴制度。在当前的补贴水平下,吉林省玉米种植农户收入大幅下降,必然会导致其农业生产行为发生变化。农户的生产行为是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即农户能否继续生产、稳定生产等都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以及自身收入。通过本文研究有助于厘清“价补分离”政策下吉林省农户玉米种植行为响应的影响因素,对于保证吉林省玉米优势产区的农户种植积极性、保障农户种植玉米的收益、发挥玉米“价补分离”政策的作用激励吉林省农户调整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吉林省统计资料,利用宏观数据,分析2008年国家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前后吉林省玉米种植变化特征。试图站在吉林省玉米种植农户这一微观视角,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吉林省农户玉米种植行为的响应程度。并且利用吉林省7个县(市)246户玉米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玉米种植行为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优化吉林省农户玉米种植行为的政策启示。本文研究的结论如下:(1)吉林省受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覆盖后,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产量以及总成本增长幅度明显,而且高于受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覆盖之前的增长幅度。吉林省玉米种植收益呈波动性变化,在2014-2015年出现负值。(2)吉林省与黑龙江省、辽宁省(受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覆盖省份)和河南省、江苏省(不受政策省份)比较。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产量、总成本以及净利润变化趋势和黑龙江省、辽宁省基本相同。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产量增长幅度要高于河南省、江苏省的增长幅度,而吉林省玉米种植总成本增长幅度要低于河南省、江苏省的增长幅度。吉林省玉米种植净利润和河南省、江苏省玉米种植净利润变化的趋势基本相同。(3)农户玉米种植土地投入和品种选择行为响应比较明显。土地流转难易程度对农户玉米种植行为有显著影响。参加合作社、玉米生产者补贴满意程度、玉米价格预期以及玉米销售收入对农户玉米种植行为有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