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与时下社会所经历的剧烈转变最为相关,征地冲突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政府以发展之名,将数量众多的农村土地征收。长期以来,中国征地制度就具有“补偿低、征地范围无限制”的特点,而在征地实践中,行政强制力又无所不在,因此,政府与农民构成征地冲突的主要参与方。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河南省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落后者”心态,因此其寻求赶超的心理也愈发迫切。梳理其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过程,在发现阶段性特征的同时,也能够清晰判断出其增长与扩张的迅猛之势。而伴随着这一进程产生的,则是更为繁密、更为暴烈的征地冲突。研究发现,征地冲突之所以发生,原因在于政府和农民对征地持不同立场。政府赋予发展以至高无上性,奉行规划先行和项目建设的工作思路。总目标通过不断分解与指派,愈接近基层政府,任务愈明确为特定的征拆和建设范围。为了完成任务、追赶工期及自身利益,在具体征地过程中,各级政府多有“失范”之处。征地与行政强制性的不可分,也催生出政府对于诸多暴力形式的运用。在农民一方,补偿问题不仅影响未来生活,且具体发放情形直接决定是否会产生相对剥夺。此外,虽然并不排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但失去土地即意味成为“被驱逐者”,能否被城镇以及工厂所接纳是新的问题。在“拔根”过程中,其对土地的依存和对生存伦理的强调也得到了充分展现。从法定程序角度解析征地冲突是不得要领的,某种程度上说,暴力手段的使用是征地强制性的内在逻辑。发展主义以及“政经一体化”开发、征地制度等构成征地冲突的内在机制。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部分,主要回顾了有关中国征地制度、中国圈地运动及征地冲突的研究,总结出政府和农民这一组征地冲突的主要与者,将研究问题明确为区域层面征地冲突中,各级政府具体的行为方式及农民关于地的价值取向。第二章考察了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的传统地位,对其自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第三章重点介绍政府征地过程中的“失范”行为及官方解释并分析了征地强制性以及暴力冲突的主要特点。第四章从补偿、“被驱逐者”的未来土地依存三个维度归纳农民关于征地的价值指向和行动特征。第五章为总结和讨论分,从信念基础、具体困境和治理方式等方面解释征地冲突的内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