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剂对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的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feng_1986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其中氮磷和有机物的大量累积是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快速高效解决污水除碳脱氮除磷的工艺和方法,已成为世界各国污水处理领域关注热点。  好氧颗粒污泥是在好氧废水处理系统中培养出来的颗粒状微生物自絮凝体,与传统活性污泥相比,具有结构紧密、沉淀性良好、降解性能好等优势。但在培养时间上尚未统一,出现细小颗粒污泥多数为40天左右,未能有所突破。  本试验立足点为国内外好氧颗粒污泥最新研究的成果,以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投加絮凝剂的方法提高颗粒污泥的培养速度。选取三种絮凝剂分别为聚合氯化铝铁、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采用4套平行装置,在SBR反应器中,温度为22℃,pH值为7.0-8.5,以逐渐缩短沉淀时间的运行方法进行培养。该系统连续运行28天,投加絮凝剂聚合硫酸铁的反应器出现细小颗粒污泥,外观呈深黄色与絮凝剂颜色相似,MLSS达到6534.92mg/l,污泥体积指数为59.71ml/g,同时具有良好除碳脱氮能力,颗粒污泥对COD和氨氮去除率达88.6%和87.1%。  连续培养120d结果表明,投加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和聚合硫酸铁成功培养出了外观清晰、粒径为2mm大小、具有除碳脱氮除磷功能的好氧颗粒污泥的污泥。三种絮凝剂对颗粒污泥的形成都具有促进作用。聚合硫酸铁优于其他两种絮凝剂。投加絮凝剂聚合硫酸铁的反应器内,颗粒污泥对COD、氨氮和磷的平均去除率为98.8%、89%和68.3%。  在反应器运行中,污泥颗粒化进行不仅与投加絮凝剂种类有关,而且与絮凝剂的投加方式和投加量有关。试验表明,适宜投加SBR反应器加速好氧颗粒污泥生成的絮凝剂聚合硫酸铁的最佳投量为150-200mg/l,最佳投放方式为一次性投加。投加量过多或者过少或者其他投加方式都会影响颗粒污泥的生长和稳定运行。  在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基础上,通过筛选得出三种絮凝剂的最佳投放量和投加方式,继续投加絮凝剂,研究絮凝剂对稳定期好氧颗粒污泥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继续投加絮凝剂对与成熟颗粒污泥系统而言,不仅没有促进作用,相反,对颗粒污泥粒径大小、污泥活性以及降解性能有抑制作用。在系统运行80天时,投加絮凝剂聚合硫酸铁的反应器,颗粒污泥对COD、总氮、总磷去除率达到99.8%、85%和67.3%。继续投加,去除率出现稳步下降趋势。在培养108天时,颗粒污泥对COD、总氮、总磷去除率达到73%、48%和61.3%。此时,系统内好氧颗粒污泥粒径平均值为1.5mm。表明继续投加絮凝剂对系统除碳脱氮除磷能力有下降趋势,同时对颗粒污泥粒径生长有抑制作用。  本试验研究成功筛选出适宜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启动的投加剂,絮凝剂聚合硫酸铁,成功缩短了颗粒污泥启动时间,28天即出现细小颗粒污泥。应用实际处理中,可以降低能源损耗,降低运行成本。
其他文献
多年来,特别是“9.11”事件后,钢结构建筑的防火、抗火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作为大型钢结构建筑承重构件的钢拱结构和波纹腹板钢梁结构,其在火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物也朝着更高和大跨度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震害频发,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故而建筑物中
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在施工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与形式裂缝的现象非常普遍。高层建筑的普遍使用,也使得其地下室筏板的开裂问题日益突出。地下室结构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黄土工程中许多问题符合平面应变条件,如黄土基坑工程,可以将基坑工程围护结构与被支挡土体近似为平面应变土工问题。然而基坑工程被支护的黄土具有显著的结构性与湿陷性,因此,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模庞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量大的大型工程项目数量在不断的增多。这些大型工程项目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它的安全
材料的阻尼特性是衡量材料自身减震阻尼性能的十分重要的指标。混凝土在建筑结构中用量十分巨大,而且各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如果能充分利用混凝土
随着世界迅速发展,每年都要产生数量惊人的建筑垃圾,其中混凝土作为应用最广和用途最大的建筑材料,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和环境的污染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废弃废弃混凝土的回收再
隧道开挖掘进过程中,应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预报能够提前发现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变化以及不良地质现象,可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减少工程事故提供快速准确的技术基础。然而地质雷
学位
运用数值方法进行位移反分析的过程中,对工程实际情况的模拟程度是影响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支护结构紧跟掌子面施做的情况,选取相应的试验方案分析了围岩应力释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