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话语在正规教育中是知识传输、知识获得、知识建构等的重要媒介。它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括教师话语、学生话语、师生互动话语,甚至课堂闲话。在课堂话语领域,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课堂话语进行了大量实证性研究,如Bellack(1966),Sinclair&Coulthard(1975),Ellis(1994),赵晓红(1998),周星、周韵(2002),胡青球(2007)。但是他们的研究局限于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课堂,得出的结论是传统的外语课堂没有为学生提供较多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机会,这样的课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而且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话语。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中学英语教学的首位。并且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新课改希望学生有更多的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能够通过更多有意义的语言运用提高目的语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新课程改革已经结束了它全面实施的阶段,那现行初中英语课堂话语究竟有什么特点?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话语现状又如何呢?本研究借助批评话语分析的部分理论,运用课堂话语为语料,通过课堂观察并录音的手段对地方某普通初中的五个班级的英语课堂话语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在新课改实施多年的背景下,现行地方初中英语课堂话语的特征,以及它是否符合新课程改的要求,并试图从宏观角度来探讨促成课堂话语现状的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