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股灾后,A股持续低迷,市场中大量存在的正反馈交易现象不断推动股票偏离其基础价值,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明朗也加剧了这一现象,投资者对于规避风险的诉求愈发强烈。股指期权作为一种现代资本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工具,更是拥有以小博大的杠杆效应和反应股市内在价值的独特功能,在提高股票市场效率和促进股市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参考国际经验,探索股指期权对股票市场和正反馈交易行为的影响,为国内尚未上市的A股指数期权提供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以全球12个主要市场股票指数及上证50 ETF为样本,基于非对称GARCH的正反馈交易模型,以期权上市时间为节点,分别考察了各个指数期权上市前后1—5年各五个时间窗口中正反馈交易行为的转变情况。从全球现货市场来看,杠杆效应、非同步交易效应及正反馈效应普遍存在,但成熟市场的正反馈效应远不如新兴市场显著。而在股指期权上市后正反馈效应均在一定程度有所减弱,新兴市场该削弱效果更加明显,而且股指期权上市前后对比的时间窗口跨度越大,正反馈效应减弱的趋势就越明显。相对全球市场而言,在机构投资者完全控制下的上证50 ETF,期权上市前的正反馈交易行为既不明显也不显著;期权上市后,正反馈参数即显示为正,说明完全由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市场的理性程度较高。笔者认为,正反馈效应的减弱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场的有效性同时释放市场风险,也可以说降低了系统性风险。根据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我国应进一步加强股指期权交易制度设计,健全股指期权市场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优化股指期权投资者结构和质量,从而促进我国股票市场健康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