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选用穴位埋线与电针对照治疗中风后便秘患者,通过记录两组患者的便秘症状评分及PAC-QOL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便秘症状及日常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验证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中风后便秘提供更优的方法。方法:选取就诊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64例中风后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及电针组,两组各有32例患者完成临床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选取两组穴位,A组:脾俞(双)、天枢(双)、上巨虚(双);B组:足三里(双)、大肠俞(双)、支沟(双)。穴位埋线组每周用羊肠线进行穴位埋线一次,穴位按分组交替使用,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电针组隔天治疗一次,穴位同样按分组交替使用,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共7次。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便秘症状评分及PAC-QOL评分,观察其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对照治疗前的相关量表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纳入穴位埋线组及电针组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的差异及便秘症状评分和PAC-QOL评分方面的差异在治疗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2.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及电针组便秘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配对t检验,两组均为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便秘症状评分方面,经统计学两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P=0.04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差亦经统计学两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P=0.01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在便秘症状评分方面,穴位埋线组及电针组均可改善其症状,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穴位埋线组比电针组改善各方面症状的效果更好。3.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及电针组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配对t检验,两组均为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PAC-QOL评分方面,经统计学两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P=0.01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PAC-QOL评分差亦经统计学两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在PAC-QOL评分方面,穴位埋线组及电针组均可降低其PAC-QOL评分,提高其生活质量,而穴位埋线组疗效优于电针组。4.在临床疗效及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穴位埋线组达90.625%,而电针组为65.6%,经统计学秩和检验,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P=0.00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临床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P=0.03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穴位埋线组总体临床疗效高于电针组。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和电针疗法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中风后便秘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质量,而穴位埋线疗法在总体疗效评估上更优于电针疗法,可进一步推广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