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光敏色素作用因子PIFs在光信号和光形态建成中的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有效手段。然而,高密度种植会导致玉米群体中红光/远红光比率(R/FR)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避荫综合征(Shade Avoidance Syndrome,SAS),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在拟南芥中,调控SAS的分子机制已经被阐明,但在玉米中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对玉米光敏色素作用因子(PIF)基因家族在调控光信号和光形态建成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功能鉴定。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玉米基因组中共有7个不同的PIFs基因,可分为三个亚家族ZmPIF3s、ZmPIF
其他文献
大豆作为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油脂来源,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种植。我国作为大豆的起源地,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在过去的引种和传播及不同生态环境适应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大豆资源形成不同的遗传背景。现今的大豆参考基因组Williams82为近代多个大豆材料的衍生后代材料,基因组来源复杂,并且单个材料的基因组信息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物种的遗传信息,包括结构变异等,因此在拟南芥、水稻和玉米等植物中,越来越多的同物种内不同
学位
磷缺乏是限制植物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丛枝菌根作为最古老、最普遍的有益共生真菌,可与约90%的维管束植物形成共生体系,促进植物对多种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是磷。为探明小麦与丛枝菌根的共生关系以及挖掘参与菌根共生的磷转运蛋白,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小麦在不同磷浓度下与丛枝菌根的共生体系,并进行RNA-seq测序分析;其次,对小麦PHT1家族成员进行表达模式分析,获得了4个丛枝菌根诱导的PHT1新基因;最后,利
学位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Cytoplasmic-nuclear male sterility,CMS)是高等植物界一种普遍现象,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国内外研究者已从遗传学、细胞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开展了广泛研究,但是其相关的表观遗传机理却知之甚少。DNA甲基化作为主要的表观修饰方式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研究植物雄性不育机理的一种重要方法
学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其生长发育过程面临各种逆境胁迫,这会对其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而培育小麦抗逆品种是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途径,寻找和利用多样化的抗源,积极拓宽小麦遗传基础,对小麦抗逆育种十分重要。簇毛麦(Haynaldia vilosaL.,2n=14,W)是一种异花授粉小麦野生近缘物种,具有抗白粉病、锈病、全蚀病、抗寒、耐旱等优良性状,
学位
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人类和动物提供了丰富的蛋白和油分。然而盐害作为一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对大豆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显著降低其产量和品质,了解大豆耐盐性机制并培育耐盐大豆新品种是应对盐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大豆耐盐性是一种复杂的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并且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传统的基于表型选择的育种方法在大豆耐盐性改良方面进展较为缓慢。
学位
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世界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是人类和动物获取蛋白的主要来源。子叶是大豆种子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在植株营养生长阶段供给幼苗养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子叶在发芽后的生长状态直接影响着植株后续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而植株整个生长周期的发育状态又与其抗性、产量和品质性状息息相关。因而,研究子叶发育缺陷型突变体对大豆育种和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室2
学位
在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植物体内的基因转录水平、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结构状态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说明表观遗传变化与植物胁迫反应密切相关。电离辐射作为非生物胁迫之一,可诱导植物体内发生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DSB)等DNA损伤现象。目前为止,有关植物DNA损伤反应以及DSB相关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特征等相关研究还不够广泛。另外,DNA损伤的产生和修复是植物诱
学位
水稻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单子叶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模式植物。在我国约有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而水稻株型研究一直也是水稻科学领域的热点,对我国高产水稻品种的改良发挥重要作用。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的性状主要关注于株高、分蘖、叶片、穗型等重要方面。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重点分析了OsIDD2调控次生细胞壁的形成和OsPPKL2调控株型及籽粒大小等方面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2H2
学位
柴胡为常用大宗药材,栽培柴胡已经成为柴胡药材的重要来源。但柴胡栽培生产因亩产量低,生产发展严重受限。柴胡根部较小、其地上部生物量远大于根部,根冠比严重失调,导致生长第二年、第三年地上部郁蔽严重、植株大量死亡,同时单位面积种植密度难以提高,土地占用面积太大,因此种植效益偏低、制约了种植积极性。为提高栽培柴胡产量,生产上有在其进入抽茎、现蕾期时,割除植株部分茎叶的做法;研究人员也发现摘除花序可以提高柴
学位
淫羊藿为补益类常用中药材,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慢性肾炎和免疫调节等。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和心叶淫羊藿(E.brevicornu Maxim.)均为《中国药典》规定的淫羊藿药材的基原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淫羊藿菅等黄酮醇苷类化合物。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决定于物种遗传基因,同时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淫羊藿为阴生植物,研究表明,心叶淫羊藿淫羊藿苷含量大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