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了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心理健康状况;2.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来呈现艾滋病患者患病后的重要经历和心理活动,探索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3.研究心理干预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焦虑抑郁等的改善状况;研究对象:选取运城市三个艾滋病重点县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157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干预研究从调查研究对象中选出66名有焦虑或抑郁倾向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作为进一步干预的对象。通过目的性抽样11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作为深度访谈的对象进行质性研究。研究方法:1.问卷和量表调查法本研究使用了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和抑郁量表。对157名患者进行问卷及量表的测验,分析研究对象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另外从这些研究对象中选取符合标准的66名患者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干预结束之后进行干预前后效果的评价。2.质性研究方法考虑到艾滋病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而且心理健康方面的许多问题会涉及到个人隐私,因此我们在定性研究的时候,选择了个人深入访谈(In-depthinterviews,IDD的方式)。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1名深度访谈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现况调查的研究结果(1)本次所调查的157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在生存质量量表各因子得分上,除了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与全国常模有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男女在生活质量的情感职能因子上,男性高于女性且有显著差异(P<0.01);在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各因子得分上有配偶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得分均高于无配偶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P<0.01);(2)157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在医学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上,面对因子和回避因子与全国常模有显著差异(P<0.05),面对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常模(P<0.01),回避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面对因子得分上男性和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男性大于女性。在屈服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女性大于男性。在回避因子上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1)。在屈服因子上无配偶的患者得分大于有配偶的患者。(3)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态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社会支持得分均无显著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比较中,小学比文盲的患者主观支持分差异显著(P<0.05)。(4)从抑郁自评量表的得分情况来看,女性患者有抑郁倾向的多于男性患者,无配偶的患者存在抑郁倾向的多于有配偶的患者。无抑郁状态的患者在生存质量各因子上得分均高于有抑郁状态的患者;从焦虑自评量表的得分情况来看,无焦虑状态的患者生存质量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有焦虑状态的患者得分。(5)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影响生活质量总分的主要因素是婚姻、重活限制、客观支持、屈服、焦虑。2.干预研究结果夏县组和绛县组两组在干预前后SAS标准分和SDS标准分都有所降低;两组干预后绛县除了精力因子得分和干预前没有改变外,其余七个因子的得分都有所提高,且干预前后因子分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夏县组在生活质量各因子的分上均有所提高,且干预前后因子分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后应对方式各因子中面对得分提高,回避分值降低,屈服因子降低。且干预前后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后,绛县组在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分上有所提高,夏县组在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利用度上均有提高。且干预前后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后主观幸福感水平均有所提高,且干预前后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质性研究结果(1)患病后受访者的性格会发生变化;(2)阳性告知后的极端情绪危机;(3)患病期间的一些负性的情绪体验;(4)患者不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5)社会支持系统的调适;(6)患者自我角色认知的改变;(7)不同的应付方式对生活质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结论:1.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活质量总体水平低下。2.本次心理干预改善了艾滋病人的应对方式、焦虑、抑郁总体状况。3.运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能更加深入的探索影响艾滋病人生活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