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掌握那拉提山地草甸草地主要毒草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 Worosch)种群的危害机理,以本底相同的两个样地(样地一为连续四年围栏封育每年8月底打草利用,样地二为自由放牧利用)为研究对象,以白喉乌头株丛为基本研究单元,(1)采用α物种多样性测度、Sorensen群落相似性指数、总体关联性及显著性检验、2×2列联表的Fisher精确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退化草地改变利用方式后的群落及种间关联性变化特点;(2)采用平均拥挤度m*、Ⅰ指标、m*/m指标、CA指标、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K指标,Moristia指数Iδ等,分析白喉乌头种群分布特性及内部关联性;(3)调查有性生殖投入比、记录种子盘及定株观测等;统计分析繁殖分配规律、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规律、蔓延特性及在人为不同干扰防除下的再生性。主要结果如下:1.试验区白喉乌头危害严重,即使进行连续四年的围栏封育打草利用,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白喉乌头严重危害导致的草地退化状态,但围栏封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白喉乌头的无性蔓延,抑制其株丛生长的作用。2.两样地内的白喉乌头种群均表现出由小株丛的聚集分布生长到大株丛的随机乃至均匀分布生长的植物分布生长规律,且不同株丛间无显著排斥现象。因此,目前仅仅依靠种群内部的消亡和降低载畜量等温和方式无法抑制其种群的进一步扩张。3.白喉乌头种群存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为其早春的返青和生长过程中的空间竞争提供支撑;有性繁殖规律同样适应当地环境特点,过度放牧更加促进其当年的种子输出量,加剧其蔓延。并且低海拔的有性繁殖分配投入显著大于高海拔,表明白喉乌头种群有向低海拔蔓延的趋势。4.防治白喉乌头危害的最佳时期应该在返青期到盛花期之间,抑制有性繁殖的同时可最大程度的削弱其无性繁殖能力。例如从返青期开始后中间间隔30d的两次刈割防除基本能控制白喉乌头种群的有性繁殖,达到控制有性蔓延并最终防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