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姻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从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打工,他们的生活习惯、婚恋观、社会网络等都发生了改变,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他们对婚姻的选择也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和观察收集资料,对案例进行分析,希望借助案例之间婚姻选择的变化过程,讨论以主体为核心形成的社会网络与婚姻状况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力图揭示血缘网络、地缘网络、业缘网络、网缘网络在不同的婚姻阶段产生的不同作用,同时在不同婚姻选择下,又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网络。通过研究发现,农民工社会网络仍是以血缘和地缘为主体,业缘网络和网缘网络在未婚到初婚的过程中会逐渐收缩,在初婚到离婚的过程则逐渐扩散,而在离婚到再婚的过程中,女性农民工出于理性抉择,血缘网络和地缘网络呈现极强关系,男性农民工从感情出发,业缘及网缘网络呈现强关系。青年农民工早婚现象的产生是不同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男方父母出于结婚成本考量在早婚事件中属于合作方,而女方父母则在“面子”和“养女效益”双重亏损的情况下属于冲突方。在初婚到离婚的过程中,异地下的网络是推动离婚的主要力量,当女方提出离婚时,女方父母的劝阻可以有效减少离婚现象的产生;当男方提出离婚时,血缘网络效应明显减弱。同时,在再婚抉择中,女性农民工由于希望在婚姻中获得更多血缘网络的支持,而选择在本身的地缘网络中寻找配偶,而男性农民工更在乎感情本身的体验,会在业缘和网缘网络中寻找外表突出的配偶。在分析农民工婚姻选择与网络节点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现相对于传统婚姻的匹配主要从血缘和地缘网络选择,现代婚姻则主要从业缘和网缘网络选择,而这种婚姻选择下网络结构的变化实质上体现的是主体性的凸显,即主体在婚姻选择中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感受。在传统约束逐渐变弱,个性不断张扬的状况下也会带来一定社会风险,主要表现在离婚率的上升和单亲家庭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