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总想做世界万物的主宰者,主宰时间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人们一直以来追求的梦想。同时,跟着现代生活节拍的不断加快,“慢节奏生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可要让生活真正慢下来,就要做到珍惜时间,重视对时间的管理。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社会、家庭的使命与个人成长成才的愿望,其时间管理的重大意义就显得尤为突出。然而,无法回避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享受游戏、小说、购物等带来的快感,再不专注学习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比比皆是,亟待解决。因此,清除这些存在于大学生时间管理中的“毒瘤”,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也逐步成为管理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领域争相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德国约尔格·W·克诺伯、约翰·胡格和马库斯·莫克勒劳等人提出的第五代时间管理理论作科学指导,以效率管理专家戴维·艾伦在《尽管去做:无压力工作的艺术》一书中开创的个人时间管理方法为工具支持,在大学生日常生活现状和时间管理倾向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基础上,提出并解决大学生时间管理中的主观性行为问题,构建时间管理行动模型。该模型将时间管理的重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第二象限事务上,特别使用了约当时间法,力求帮助大学生有效地完成管理态度的转变、角色责任的定位、目标规划的设置、有限时间的合理、要事第一的执行以及完成进度的评估,并能够记录大学生时间管理习惯的形成过程。同时,模型积极寻找一种人与时间达到平衡状态的新发展模式,即“分享-生活-平衡”。这样不但能使工作与生活和谐发展,还能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到统一。要想获得时间管理能力极大提升,不能简单的依靠大学生时间管理主观性行为的改善,还要借助国家、社会、学校的极力配合,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与氛围,从观念到行为均达到对时间科学合理的利用,最大化的将时间用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专门用来学习的地方,更要在研究齐默尔和温斯坦的时间管理倾向训练课程基础上,结合国内各高校大学生的自身实际,设置并践行一套具有操作层面的训练课程,以填补高校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培养的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