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季节性现象的表征及规划应对研究初探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_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缘起于对两种普遍存在、影响显著却又司空见惯的小城镇季节性现象的思考:春运和旅游这两类现象在不同时期,都会引发显著的经济和空间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小城镇的物质空间系统不能有效满足季节性经济的需求。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季节性现象的影响会更加显著。因而应当通过小城镇规划作用于小城镇物质空间系统,使之与经济发展相匹配,从而形成对季节性现象的有效应对,发挥季节性现象对于城镇发展的促进作用,减弱其对城镇发展的消极影响,从而使得小城镇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本文首先基于系统理论设计了研究路线,将全文划分为案例研究、理论分析和规划应对三个方面,然后通过文献综述方法在已有的研究中,找寻对本文研究的启示以及能应用于本文案例研究的合适研究方法。  在案例研究中,本文通过“黑箱方法”分析了猫山街道和巴城镇的空间表征和经济表征,形成季节性现象影响的四点结论。第一,季节性现象难以自发形成有效应对。第二,自发过程应对季节性的失效,具有显著的“个体的理性抉择,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特征。第三,规范各类主体的行为是应对季节性现象的关键。第四,规范主体行为的落脚点是行为主体使用的公共池塘资源。  基于案例研究得到的四点结论,笔者首先对自主治理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理论的运用能对小城镇的公共池塘形成有效治理。其次,根据自主治理理论的内容,提出了小城镇公共池塘资源处于有效治理时的使用状态,并将此作为小城镇规划应对的基础。  小城镇规划既能提供技术服务,又是小城镇制度环境的组成部分。基于该判断,并结合自主治理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以及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小城镇规划的两个作用范围。其一是改进并有效实施小城镇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其二是挖掘经济规律并在小城镇规划中落实。基于对小城镇规划作用范围的判断,本文最后提出策略应对以保障规划的制度作用,方法应对以保障规划的技术作用。策略性应对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从信息获取到制度挖掘和形成,以提高公众参与的层次;第二,探索资源开发的园区模式;第三,多表征机制分析以强化对历史文化与小城镇物质空间的互动研究等三个方面。方法性应对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加强人口密度和分布的研究,并强化其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作用;第二,调整小城镇镇区与过境交通的关系;第三,深入挖掘经济表征内在机制,优化混合用地布局与结构;第四,进行行为研究实现局部结构优化调整。
其他文献
1.客房之于酒店建筑  在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酒店设计项目中,对酒店的公共部分(包括大堂,餐厅,会议室,商务中心,商业,娱乐及健身设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而很多情况下却对作为酒
“宜居”是城市发展的本质追求和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人类生存居住的共同理想。在对宜居城市和城市形态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宜居理念指导下的城市形态研究对于实现上述共
近年来,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在我国建筑节能设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开始在辅助可持续建筑设计的领域发挥作用,但是可持续建筑设计过程与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整合的应用还是比较
高层建筑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其建筑形式也日新月异,伴随着城市用地的紧张,高层建筑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城市用地的紧张,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高层建
针对当今城市用地紧张,满足人类在城市中心居住的要求,城市综合体项目功能要求配备酒店式公寓和住宅区功能。本毕业设计在导师工作室的实际项目——中城·国际广场城市商业综合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乡发展面临的问题日趋明显,城乡“二元结构”极大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城市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地价节节攀升,农民被迫城市化,失地农民
城市特色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建筑学界的关注。论文从建筑学对城市特色的关注出发,广泛借鉴当今社会学、经济学、系统科学、自组织理论及相关城市研究的成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探
伴随着信息业的快速的发展,城市聚集度的提高,信息交换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呼叫产业化进程更加活跃,呼叫产业建筑也应运而生。根据呼叫产业运营方式,运营需求,发展需求的特点,呼叫产业
城市交通既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又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节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人口持续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聚集
城市广场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其形式及分类已有许多学者做过研究和论述。良好的传统城市广场空间形态与人的视觉感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目前基于感知的、有效的研究工具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