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结构通过企业行为和资本市场运行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增长和稳定。随着中国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资本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国的上市公司面临更多的融资渠道选择,由于历史、认识、现实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形成了特殊的融资结构现状,与优序融资理论指出的企业的融资顺序: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相冲突。即偏好外源融资,特别是偏好股权融资,这一冲突反映了我国现存融资行为可能存在缺陷。本文试图发现制约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根本原因,并分析其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提高公司绩效的对策措施,以求为公司融资结构优化及提高公司绩效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针对以上研究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选取符合条件的780个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EVA率、融资EVA率及全部资本化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三者之间基本为负相关。二是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描述性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比率高于内源融资,严重依赖于外源融资;股权融资比率高于债权融资,指出股票价格大幅上涨、过低的分红比例等是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成本的主要原因。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低,短期流动负债比率普遍较高,是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的第三大特征。2008年以来导致股市大幅下跌的再融资事件给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扩大负债融资的比例,发挥负债融资的正面作用,使公司融资结构达到最佳状态,实现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三是我国上市公司“特色”融资结构形成原因分析,主要有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分析,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瓶颈分析,中长期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不发达,资本市场不完善,制度与政策存在缺陷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传统理论为依据,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特点及融资偏好进行针对性研究,以优化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提高公司绩效。在分析融资结构、融资偏好和融资成本的同时,不只是单纯对数据进行分析,而是将数据分析结论置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中,并且采用现实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剖析,从而揭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根源。关于融资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很多,但经营绩效采用经济增加值(EVA)作为衡量指标的并不多,EVA充分考虑了资本成本,特别是股权资本的成本,从理论上比传统的会计指标更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比传统的会计指标更适合作为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所存在的缺陷,给出了对策建议,包括: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选择原则提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结合,以间接融资为主,发展债券融资,进一步规范股权融资;在优化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政策调整及策略选择方面,提出弱化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疏通债权融资渠道、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加强金融创新,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市场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