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藻西学历程探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之藻是明末著名的“耶儒柱石”之一,他的思路历程与另外两柱石徐光启、杨廷筠相比有不同寻常的独特之处。本文将他的这一历程归结为“阐著实理”、“缘数寻理”、“穷理诸学”、“理器二分”四个阶段,并力图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描述对李之藻西学思想的独特之处做详尽的分析。一、研究目的由于历史上留传下来的有关李之藻的资料比较匮乏,近现代以来对他的研究也比较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对他由西学皈依天主教原因的探析,以及从其数学、天文、地理、宗教等译著入手分别研究他对以上各个领域的贡献,而对其思想缺乏一种整体性的分析。本文欲通过对李之藻著作的梳理、西学历程的分析,展现其心路历程的独特性,探寻李之藻思想中蕴含的近代意义,并通过与徐光启的比较找出推动李之藻从“阐著实理”到“理器二分”思想发展的相关因素。二、研究方法内容分析的方法:本文大量使用李之藻的著述内容,试图通过对这些文献内容的分析,展现李之藻的思路历程,分析推动李之藻从“阐著实理”到“理器二分”思想发展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的方法:本文将李之藻与徐光启的思路历程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促成李之藻从“阐著实理”到“理器二分”思想发展的推动力。三、研究结论李之藻从天文舆地学入手翻译西学著作的过程中发现了数学的基础作用和形而上学功用,进而由数及哲,建立了对科学整体性的认识——本文将这一历程归结为从“阐著实理”到“理器二分”思想的发展。客观意义上讲,这一思路历程在其同时代士人中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客观上建立起了中西会通的契合点——“求实”的形而上学基础,具有近代意义。究其主观缘由在于其根深蒂固的儒学本位思想。儒学危机促使他接触西学,补益儒学的动机最终推动其提升至科学理论的层面。除此之外,李之藻对科技的兴趣、治学性格以及传教士的诱导也在其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李之藻从“阐著实理”到“理器二分”的思想发展、注重从理论层面补益儒学的思想以及将西学作为一个“理”“器”统一的整体来引介,对我们现代社会对科学、哲学关系的理解与和谐发展、对中西方文化交流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一直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论题。毋庸置疑,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在本质上是迥乎不同的,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就将“实践”作
任何一种文化和科技的进步,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的功劳,创新是每个民族的灵魂,是每个国家前进的动力。创新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它直接决定了国家在世界竞
墨子与阿基米德的科技思想是古代中国与希腊科学思想的典型体现,但是古代东西方不同的思想却产生了不同的后果,古希腊孕育了近代欧洲的科学萌芽,而墨家学说却在当代走向了衰
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1952.),是法国著名哲学家,他的哲学著作《技术与时间》被认为是20世纪末法国哲学界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在《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
在一个主体集中,每个主体对其他主体都有不同的信任程度。如果每个主体的证词(发言)都被看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动态证词逻辑(DTL)就是要模型刻画这些被当作信息源的主体之间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