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的碱土金属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sil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长余辉发光材料备受人们关注,其研究和开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究其原因,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新型环保节能材料,它可以吸收可见光储存能量,然后以可见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它不仅可以应用到紧急照明与显示等传统领域,而且在信息存储、辐射探测、成像显示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主要是Eu2+激活的铝酸盐、硅酸盐、硅铝酸盐及氧化物等蓝色和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而严重缺乏性能较好的红色长余辉材料。   长余辉发光主要由三个过程,也就是能量吸收、能量存储与能量释放即余辉发光组成。而整个过程主要涉及两个中心,即发光中心和陷阱中心,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是产生余辉发光的主要原因。因此本论文围绕这两个中心选择以下两个角度为切入点,并得到了以下两个主要的实验结果:   1.选择具有较高发光性能的现有荧光体Sr3SiO5∶Eu2+,通过各种辅助激活离子(Ce3+,Nd3+,Du3+,Ho3+,Er3+,Tm3+,Yb3+)的共掺杂,主动引入陷阱中心,得到发射光谱主峰为575 nm的橙黄色长余辉材料Sr2.91Na0.03Eu0.03RE0.03SiO5(RE=Ce,Nd,Dy,Ho,Er,Tm,Yb)。余辉发射和热释光谱结果表明,利用RE3+的共掺杂,余辉强度得到大大的提高,观察到橙黄色长余辉现象。   2.合成了系列Sr2.94-xBaxEu0.03Dy0.03SiO5荧光材料,XRD结果表明在x=0-0.6范围内,所合成的化合物为连续固溶体;此类荧光材料在250-500 nm具有高的激发效率,发射光谱位置随Ba2+浓度的增加有规律地红移,发射出570-591 nm的橙黄光-橙红光。余辉发射光谱位置也随Ba2+浓度的增加有规律地从557 nm红移到591 nm,对应的余辉颜色由黄色向橙红色方向移动。因此,对改进目前商用的长余辉发光材料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稀土掺杂Si02为基质,以联吡啶钌为探针分子制备气动力压敏漆。优化了Si02溶胶制备条件。利用SEM、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等方法对压敏漆的微观组成、发光性能及氧猝灭特性进行了分析。SEM观察发现探针分子已溶解于Si02溶胶。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在6ml SiO2基质中,添加0.04g探针分子及20ml 5.0×10-4mol/L的RE(NO3)3时,压敏漆在200-50
计算机不断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和分子对接(Molecular Docking)方法已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面得到广泛应用。QSAR研究一系列化合物的结构与其相对应的生物学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子对接基于“锁-钥原理”(Lock and Key Principle
本文以葵花粕为原料,提取和纯化了多糖和绿原酸,并测定了挥发油成分和微量元素,有关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葵花粕多糖,提取率达到3.4%。硫酸-苯酚法测
针对恶性肿瘤等疾病早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灵敏度与准确性尚需提高的问题,研制基于核酸适体的灵敏、快速、简便、经济的生物传感器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采用丝网
二氧化钛(TiO_2)因其廉价、无毒无害、高效率、低成本、化学惰性和耐光腐蚀等优异性能,是目前最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光催化剂。然而,它的禁带宽度较宽仅吸收到达地球表面太阳光5%的紫外光,同时TiO_2还存在光生电子-空穴对高的复合率和对有机物吸附较差等缺点。目前报道用来解决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途径:离子掺杂或者贵金属沉积来提高光催化作用中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半导体复合来提高系统的电荷分离及扩展Ti
绿色化学要求化学研究向着环境友好、原子经济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绿色化学的要求,水相有机合成策略和多组分一锅法合成策略引起了有机合成工作者极大的关注。与传统的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