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划,是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现在在各学科中都有重要应用。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是一种确定型的、管理型的微观层面规划,其编制水平直接反映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质量,是国家实现耕地保护和保障建设用地的关键。在我国五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县级规划是核心,它既是编制地市、省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又是编制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依据。因此,对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一般程序,结合山西省几个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经验,制定一般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行动程序,将规划过程分为工作准备、基础研究、规划大纲编制、规划编制和成果报批五个阶段。从行动程序可以看出,一般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程序中存在的自上而下科层式管理、政府主导、阶段分明等特征。由于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总体上是自上而下的,政府科层化的管理机制优点在于资源集中、行动高效,能以较少的资金和时间投入,换取较快的规划制定。然而,县级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由此存在着利益相关者参与不足或被忽视的问题。而对规划中的各利益相关者参与进行评价,不仅要评价“谁参与进来了”以及“他们是怎样参与的”,还必须在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基础上,对利益相关者参与质量进行深入评价。本文以新一轮的县级上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般程序为例,结合在苛岚等县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和评价了这一规划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质量。通过辨识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重要性/影响力分析和调查利益相关者间关系这三个阶段的研究,本研究澄清了规划中存在哪些利益相关者,他们在规划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找出了规划中存在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参与缺失、参与制度不充分等特点。针对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涉及面广的特点,本研究结合国际上通行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质量评价模型,以Innes的规划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参与质量评价模型为基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参与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8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利益相关度、决策方式、自主性、参与度、互动学习、反思、信息透明度和共识达成度;每个一级指标又分为0-3级,构成了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使用该评价体系,对县级土地利用规划过程的5个规划阶段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质量进行评价打分,评价结果表明:1)该体系可较准确的评价规划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质量;2)县级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参与质量极低,改进的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