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术前NLR、PLR、SII、PNI等炎性复合指标与肠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并且评估它们对肠瘘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19例肠瘘患者,最终将临床资料齐全且符合入组标准的157例肠瘘患者纳入该研究作为实验组。同时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所有同期健康体检者中,随机抽取其中15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首选利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组间比较采用曼-惠特尼z检验分析,比较实验组(肠瘘组)和对照组(健康组)中NLR、PLR、SII、PNI、降钙素原(PCT)、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差异情况。再利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0C曲线)确定各炎性复合指标的临界值,利用卡方检验分析NLR组、PLR组、SII组及PNI组各高低值组患者之间的术后并发症、术后死亡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有无差异,即肠瘘患者术前NLR、PLR、SII、PNI各炎性复合指标与肠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再利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对肠瘘患者术前NLR、PLR、SII、PNI各炎性复合指标与肠瘘术后存活情况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最后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PLR、SII、PNI对肠瘘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1.与对照组(健康组)相比,实验组(肠瘘组)NLR(P<0.001)、PLR(P<0.001)、SII(P<0.001)、CRP(P<0.001)、PCT(P=0.015)值明显升高,而PNI(P<0.001)值、血清白蛋白(P=0.036)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157例肠瘘患者均实施开腹手术,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7天,其中35例(22.29%)住院时间超过17天,术后再次出现肠瘘的患者7例4.46%),术后治疗过程中8例(5.1%)出现腹腔出血,27例(17.2%)术后血培养出现阳性,术后出现肠梗阻13例(8.28%)术后腹腔感染28例(17.83%),术后出现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共31例(19.75%),术后死亡的肠瘘患者5例(3.18%)。相关性分析表明,肠瘘患者的术前NLR、PLR、SII、PNI值与肠瘘确定性手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3.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NLR(P=0.008)、PLR(P<0.001)、SII(P<0.001)、PNI(P=0.004)、CRP(P=0.049)、PCT(P=0.04)等指标均为影响肠瘘患者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PLR(HR=2.364,P=0.04)、PNI(HR=0.095,P=0.023)为影响肠瘘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ROC曲线分析显示,肠瘘患者术前各炎性复合指标对肠瘘术后预后预测的效能分别为:NLR(AUC=0.632)、PLR(AUC=0.698)、SII(AUC=0.714)、PNI(AUC=0.594)、CRP(AUC=0.468)、PCT(AUC=0.445);我们发现SII(AUC=0.714)曲线下面积最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预后营养指数(SII)是各复合炎性指标中预测肠瘘术后预后的效能最佳,而其他炎性复合指标对肠瘘术后预后的预测有一定价值。结论:1.肠瘘患者术前NLR、PLR、SII值升高或PNI值降低提示其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明显升高;2.术前NLR、PLR、SII、PNI炎性复合指标是肠瘘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因子,且术前SII评估效能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