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分析公职人员受贿的原因及其预防。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通过建立数理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受贿的原因;二是通过构建受贿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把理论原因进行具体化,然后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三是提出了有针对性受贿行为预防机制。 第一章主要以诚实型、策略型公职人员为假定,沿用传统的委托代理机制,构建了受贿原因的数理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以下结论:受贿对整体经济绩效的影响随时间而变化,在起初阶段受贿会增加绩效,达到某个阀值后又会降低绩效。然后根据文献资料和司法经验,本文建立了公职人员受贿影响因素模型。 第二章主要是对监狱服刑的受贿人员收集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统计比对和二项选择logit模型对受贿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进行了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了修正。验证结果表明,公职人员的认知取向、相对工资收入、工作压力、规范意识、人际交往结构、行为归因类型等对受贿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第三章主要根据受贿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中确定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预防策略,构建了公职人员受贿行为预防机制。该机制分为预防理念和机制安排二个部分。然后针对受贿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的验证结果,提出了能够调控影响因素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工具,包括教育、激励、保障、惩戒、竞争和阻断等六个方面。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以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对象的创新。把受贿犯罪服刑的原公职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专门的调查问卷,收集了与受贿行为有关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受贿原因的数理模型分析表明,受贿对整体经济绩效的影响随时间而变化,在起初阶段受贿会增加绩效,达到某个阀值后又会降低绩效。 第三、通过对染病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对受贿行为有延迟效应,即染病样本中文化程度较高者从认识行贿人到第一次收受其贿赂之间的时间间隔比文化程度较低者更长,表现出时间上的延迟。同时还发现,权力对受贿行为有催化效应,表现为染病样本中权力越大者,受贿金额越大,他们从认识行贿人到初次受贿时间间隔越短。 第四、得出了受贿行为是习得的结论。通过解读公职人员受贿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本文认为,受贿行为是各影响因素之间互动的结果,表现为一个学习的过程。 第五、公职人员受贿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工作压力和行为归因类型对受贿行为有影响,本文对工作压力和行为归因类型对受贿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阐述了其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