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国式”城市的典型样本,是我国悠久城市文明的见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日益流失的今天,如何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促进二者的良性循环,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文中以安徽寿县历史文化文化名城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视角出发,运用资料搜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调研方式,采取归纳与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并结合历史学、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以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为基础,结合现状分析,对寿县古城的保护与发展进行系统研究。首先从对古城空间发展沿革、城市空间格局、历史要素及城市社会文化特征的研究出发,理清古城的发展逻辑,从中提取五点名城特色,系统梳理寿县的历史文化特征,同时从微观上以标识空间、骨架空间、基底空间的分类方式对城市空间构成体系进行梳理,将之共同作为下文研究的基础;其次结合对建国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当前保护现状的研究分析,总结名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当前名城保护的困境之核在于名城保护游离于城市发展的轨道之外;再次在探讨古城保护的层面时参照主流的分类方式将寿县定位为古城格局比较完整的复合职能型小型历史文化名城,并结合名城保护的案例调研,提出了“调整城市布局,保持旧城活力,新老城区有机统一”的原则,确定了寿县古城的保护层次及内容,并依据保护内容的空间形态提出“点”、“线”、“面”结合的保护方法;最终为寻求古城发展的突围路径,针对城市发展条件进行态势分析,结合问卷调查及现状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分析,提出寿县古城空间布局结构的设想,同时探究名城旅游与城市发展的结合,以古代城市文化及楚文化作为寿县旅游资源的核心内涵,提出了“楚国故都,山水名城”的旅游主题。总而论之本研究通过对寿县的空间特征及发展逻辑的梳理,结合现状问题调研,研究保护与发展融合的寿县名城突围之路,同时以期为同类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