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论题,古今中外多有论及。学者见仁见智,或着眼于人的本质而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或纠结于伦理属性而谈性善性恶无记,或作哲学探究而谈本性、理性。董仲舒的人性论上承孔、孟、荀,下开两汉诸家,在中国人性论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董仲舒“援天端”以论人事,在“天者,仁也”的框架下阐释人性的本质,实现了天道与人性善恶的真正贯通。董仲舒把阴阳二气作为天降人性的实然中介,使之成为传递道德属性的载体,使作为自然之质的阴阳二气在构成人体质料的同时赋予人道德属性,通过阴阳二气实现了天与性的勾连,开辟了以阴阳二气讨论人性的先河。董仲舒援“情”入“性”,将人之性情纳入天人哲学体系之中,从社会政治的视角提出“性仁情贪”、“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为善”、“性待教而善”以及初具雏形的“性三品说”,初步解决了孟、荀人性论遗留的问题,为王道教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董仲舒的人性论究竟是什么?这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热点问题,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董仲舒的人性论是“情三品说”,有人认为更接近于孟子的“性善论”,有人认为与荀子并行不悖,亦有学者认为其人性论是“性有善有恶说”、“性未善论”、“性四品”、“性朴论”等等,学术的进步得益于争鸣与辩论,但是以往的研究只是就董仲舒的人性论而谈人性论,笔者认为董仲舒的人性论必须置于其天人体系下才能准确解读。另外,人性问题不能与具体的历史环境相分离,尤其是伦理属性的人性论,离开具体的生存环境而谈善恶无记,易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提出:董仲舒的人性论实则是环境人性论。笔者认为:人性之善恶无记,分受先天之质和后天之境影响,先天之质即是人的遗传基因和禀赋,而后天之境乃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指心灵环境,外部环境主要指个人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所以人性之善恶不可避免地受环境所影响,故本文提出环境人性论。董仲舒认为“中民之性”趋向于善还是趋向于恶取决于社会环境,“中民之性”是在后天环境的教化下趋向善的,这其实就是环境人性论。环境人性论的提出可以破解传统人性论的某些理论难题,例如关于人性的不同视域问题和关于传统学者探讨人性问题的前后矛盾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