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是笔者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在导师的带领下,对于新型综合材料的基本掌握和对于原始陶器中的几何图形的热爱与探索中形成的。在进行本论文的书写之前,笔者还对当代艺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艺术从来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想当然做什么就是什么,任何形式的艺术即便再另类,再不接地气的当代艺术也需要有文化的积淀。这也是笔者为什么研究几何图形要从原始陶器中的几何图形为出发点。只有深入了解了研究对象的起源问题才能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实际创作中去,使创作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作为支撑。本篇论文将结合毕业创作实践进行书写。 论文首先通过问题的提出和对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国内艺术家丁乙、国外光幻艺术大师V.瓦塞瑞利,克里姆特为重点)的阐述引出本次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目的在于重新唤起对原始社会存在的美好事物的向往、唤起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最本质的感动。 原始社会陶器中几何图形的美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中,能否在此基础上对她进行创作,并应用到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中,结合综合材料的形式展示出来成为了笔者本次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问题提出的意义所在。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需要对研究的对象——原始社会时期出现在陶器上的几何纹样,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主要包括了各个不同时期的几何图形特点。具体介绍磁山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马家窑文化时期。在对基础理论掌握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原始社会陶器中的几何图形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创作,重点是其在基础创作中的应用,具体以鱼纹的演变为例,创作了一系列装饰画。通过鱼纹的纹化过程,即由繁到简的过程说明原始时期人们的审美已经在朝着简洁有力的方向发展了。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则需要坚实的理论作指导,因此论文又进一步详细介绍了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几何图形的符号意义和审美价值,并通过对国内外艺术家的深入了解为实践创作提供了更为坚实有力的理论依据。在有了创作实践的初步基础和大量的理论依据的前提下,笔者进一步深入阐释了本次创作理念的形成及表达的意图,因为本次论文是结合毕业创作书写的,而本次装饰作品的创作主要是通过综合材料的形式展示的,所以论文中还详细介绍了几何图形在综合材料中的应用,尤其是新型纸浆技术,而有些综合材料本身就作为几何图形在画面中存在并发挥作用的。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简单概括的的结论和对于后续工作的展望。通过对几何化图形这一装饰语言进行的创作实验,以及本次论文的深入分析,提出笔者总结的经验: 1)任何形式的创作都有属于她的闪光点。美,有时候只需要简单的形式就可以表达。 2)一件作品的完成需要理论为支撑,更需要有扎实的实践能力作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