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70后女作家的创作风格逐渐成熟,成为当今文坛的“中坚力量”。有早期的卫慧、棉棉和安妮宝贝,也有后来崛起的鲁敏、周洁茹、盛可以、金仁顺、朱文颖、戴来等。这些女作家的作品经常发表在《作家》、《花城》、《收获》、《当代》、《人民文学》等权威杂志和期刊中,不仅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而且也受到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将“70后女作家”作为一个代际作家群进行划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上承50后、60后女作家,下启80后、90后女作家,70后女作家将作为一个充满激情和痛苦的时代的剪影,折射社会百态和生活哲学。因此,将70后女作家作为一个代际作家划分不仅仅在整个女性文学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扮演关键角色。随着现代社会整体步入现代化,经济、文化、道德观念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以“婚恋观”这个视角为依托,分析现代婚恋形式,考察现代人社会伦理道德观的改变。重新审视妇女解放社会命题,特别是面对当下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的消费主义和各种以文化名义下的现代男权主义,女性是如何选择抗争方式以及女性主体不断成长的轨迹,这些都将成为现代女性再一次面临的课题与挑战。 本文首先从婚恋形式上,现代婚恋形式多种多样,选取特别有代表性的几个婚恋形式进行分析。都市和乡村女性婚恋形式、买卖婚姻、利益婚姻、婚外恋以及同性之爱等几个方面。日常婚恋生活取材,揭示现代婚恋双方对婚恋的态度,伴随着婚恋观的变化,透射的是对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等观念的嬗变,也是整个社会精神价值体系的考量,反应现代人们的文化和精神逻辑。其次,从婚恋观形成的原因分析,社会精神文化对现代婚恋观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通过作品傅爱毛的《嫁死》、安妮宝贝的《二三事》等体会分析传统的宿命观念在现代婚恋叙事中对女性命运的影响,同时也注意到家庭影响和“父亲”形象成为一种心理符号和潜意识在婚恋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角色。另外,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探求物化的婚姻直接影响和操控着现代婚恋观。一方面压抑情感的真正需求,遮蔽了灵魂的探索;另一方面却放纵身体的欲望来弥补精神的缺憾,从而使得自我对生活没有清楚认识和建构。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构成了一种来自社会和来自历史的时代性的灵魂创伤,是精神缺失和价值观扭曲的尴尬局面。最后,婚恋观在受到社会精神文化双重制约的前提下,女性面对如此尖锐的社会历史语境以及习而不察的男权主义,在涡流变异的婚恋观中采取应对策略这是最后要探讨的问题。女性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中不是一帆风顺的,从70后女作家初登文坛到今天,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在肯定的同时也需要反思,反思是进步的最大动力。同时,面对市场经济下的消费文化有意进行消费女性的当下语境,现代女性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的道路,坚守五四以来的女性抗争的精神力量,不断探寻女性真正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