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译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随着近年来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译者的作用日益凸显。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由德国康斯坦茨学派提出的重要文学理论,它强调读者在文本意义产生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接受美学提出的期待视野、审美距离、视野融合、不确定处、空白等重要概念,启发人们尝试从新的角度来看待文学翻译活动。本文借助接受美学理论中与翻译密切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首先探讨了接受美学视阈中译者扮演的双重角色。翻译过程中译者面临两次接受过程:第一次是译者本身与原作之间的交流;译文读者与译文的交流和对话是第二次接受活动,这只有在翻译完成之后才能实现。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读者的存在,预测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情趣,因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给读者阅读,让读者接受。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角色是明显的——他不仅是原作的特殊读者,也是译文的作者。他的阅读过程较一般的读者更为复杂,译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从自己的期待视野出发,积极参与对原作的评估与解读过程,并对原文中的不确定之处和空白进行恰当的填充和具体化。在仔细阅读原文之后,作为作者,译者必须预测读者的期待视野,并随之产生译本。同时本文还强调,译者翻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并须掌握恰当的审美距离。此外,鉴于近年来外国文学名著重译比较频繁,本文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文学作品的重译现象。在探讨译者的角色问题时,本文主要分析了歌德的成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首个汉译本——郭沫若译本。为此,本文首先考察了《维特》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情况,接着分析了译者的期待视野,译本藉以产生的相应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对原著的理解和翻译策略,然后分析译本中尤其体现了译者的期待视野和创造性的一些译例,评析了译本中某些可能产生歧义或不尽适当之处。概言之,作为《维特》在中国的首位译者,郭沫若在翻译过程中成功地扮演了双重角色。他从自己的期待视野出发,对原文中的不确定之处和空白进行了有特色的填充和具体化,同时也预先考虑到了同时代读者与译本的交流,掌握了适当的审美距离,充分发挥了其作为译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郭译本在中国的二、三十年代能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由此也证明了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译者角色对于文学翻译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