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日益恶化,迅速演变成世界性金融危机,其来势之猛、波及之广、影响之深,远超出各方面预料。此次危机严重冲击了国际金融体系,并进一步传导至全球实体经济。目前,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已陷入衰退,一些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也面临严重困难,个别国家发生了债务危机。 在金融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很难避免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出口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主要包括:美、日、欧三大贸易伙伴需求急剧减少,国际市场萎缩;贸易保护主义猖獗,贸易摩擦将加剧;出口还受到生产成本升高、出口企业融资困难与融资成本上升、出口政策调整不确定性、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出口企业面临着上述困境,销售困难,盈利水平降低,甚至亏损,开工率下降,停产或倒闭,工人失业。同时,出口企业面临着货款回收风险。由于进口国经济衰退,企业和个人支付能力下降,信用降低,出现支付困难,产品出口到货后不能及时收回货款,或根本无法收回货款,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本文以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出口为研究对象,以国际贸易相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结合了有关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主要分析和研究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变化的影响,为我国在当前特殊经济形势下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首先阐述了一般国际贸易理论及出口的主要决定因素,为下面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接着作为对比,对90年代的三次金融危机进行详细的分析,尤其详尽地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贸易效应,为分析此次金融危机的贸易效应提供了一个纵向对比。之后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研究了我国出口的变化,使得后来的政策建议更富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