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是由于正气内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本病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先秦时期到清末,历经二千多年,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认识,逐渐完善了胸痹心痛病的发病规律和辨证要点,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记述了先秦时期到清末历代中医文献中胸痹心痛病证的历史源流及各时期对该病证论述的发展及独到之处,回顾和研究不同阶段的特点,这对今后深入探讨胸痹心痛辨证治疗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第一节的内容,确定本文中胸痹心痛的定义与范围,按现代中医的标准对胸痹心痛病名作出明确的定义,指出胸痹心痛一病所包括的西医病名范围,其他疾病有相似主症表现的也包括在此范围之内。由于古代文献中该病证的相关病名有很多,并且在不同历史时代对其认识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本节中对与本病相关的十个病名的内涵及沿革作了探讨。本文只讨论内科范围的心痛,伤寒心腹痛、妊娠心痛、产后心痛、小儿心痛、霍乱心痛等均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第二部分为本文第二节至第七节的内容,分为先秦、汉晋、隋唐、宋金元、明、清几个阶段,涉及了胸痹心痛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调护等各个方面,作学术源流探讨。秦汉时期,是对胸痹心痛病证的初步认识阶段。在该时期,《黄帝内经》对本病的生理、临床表现、预后、针灸治疗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记述和认识,《金匮要略》则明确提出胸痹病名,并就其病因病机和药物治疗作了系统阐述,为后世本病证治理论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至明清时期是胸痹心痛病证研究的丰富与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该病的认识逐渐深入,治疗经验日渐丰富,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唐宋元时期,从大量的方书中可以体会心痛的治法,但系统论治的文献较少。巢元方、杨士瀛、陈无择等分别从不同角度较全面地揭示了本病的发病原因。至刘完素将心痛分为寒、热、实三种,运用不同的方药治疗,使心痛的治法方药从原来的以症状着手转为按病因论治,心痛的辨证论治模式初步形成。明清时期,心痛与胃脘痛以及各种有关心痛的概念分辨较清楚;摆脱了真心痛不可救治的成说,创制了多种急救方药;辨证更为细腻;治疗方法亦逐渐完善,如叶桂、陈修园、陈士铎、喻昌等许多医家都有自成一体的心痛论治方法,这些丰富多彩的治疗用药理论和经验,对今人的研究将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