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0年代以来,体裁已经成为非文学领域的一种普遍的语篇分析框架。它将语篇与社会文化结合起来,联系语篇目的对语篇的构建和解析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其中应用于新闻报道和社论语篇的体裁写作研究很多,但对读者来信进行过系统性研究的却很少。作为报刊新闻评论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者来信篇幅短小,阐述个人观点,有一定社会舆论影响力。本文将读者来信作为一种体裁进行研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内,用Martin的纲要式结构的概念对该体裁进行描述,并考察其语言实现特征,试图揭示其体裁与语言使用之间的联系。
本文选取纽约时报的40篇英语读者来信作为语料进行分析。采用了Martin的体裁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语料进行研究。作者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归纳,总结读者来信的体裁特征。
本文首先分析了各个读者来信的纲要式结构,进而总结出读者来信体裁的纲要式结构,得到的各必要阶段依次为:称呼,前文出处,观点陈述,论证,凭据。研究发现:观点陈述与论证是核心阶段,表明了读者来信的交际目的,决定了其体裁类型—说服性议论文;而称呼、前文出处与凭据则是区分读者来信与其他议论体裁类型的重要阶段。另外还存在三个可能阶段:话题引入,观点重申及建议。
通过分析该纲要式结构中的语言体现,本文发现:主位推进模式多样,但以延续型为主:各阶段的衔接过渡部分常常出现标志性主位;并且存在着大量的重主语主位(heavySubject Theme)的现象。在小句的过程类型中,关系过程、物质过程最为常见,以此构建语篇中的重要经验意义。这些语言体现模式均与读者来信体裁的交际目的有着密切的关系:语篇特定的语言模式实现着读者来信的交际目的,同时也受到体裁交际目的的制约。
通过以上研究,不仅从宏观上了解读者来信的体裁结构特征,而且从微观上透视此体裁与语言使用之间的体现关系。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分析和建构得体的读者来信的能力,并且能对类似的精悍型劝说性议论文的写作起到一些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