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中路梆子是山西省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由于在晋中的汾阳、孝义、祁县、太谷以及太原中部地区兴起,因此被称为中路梆子。它与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并称为山西四大梆子。中路梆子是在祁太秧歌等一些民间音乐的基础上相结合而形成的地方性质的梆子戏,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声腔剧种,流传到外后被称为“山西梆子”。中路梆子的音乐是由唱腔、曲牌、打击乐三大部分组合而成的。山西中路梆子的唱腔体制经过了百年发展,唱腔也立足于在板腔体音乐体制内的变革有了较为全面的完善,在唱腔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演员对中路梆子唱腔进行的创造性的改革。山西中路帮子唱腔无论从腔调组织方面到板式上的连接以及到整体上的布局都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了一些革新。 本文主要是对山西中路梆子唱腔在近百年来发生的变化,尤其在第三章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对各个时期唱腔进行深入的探究。唱腔是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音乐的核心要素,它能够表达人物的情感以及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笔者通过搜集近百年来唱腔的文献,并查阅了各期刊的有关中路梆子唱腔的论文,同时也采访了一些中路梆子名人,对中路梆子的起源、传承、唱腔的特点都进行了调查整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晋商文化在中路梆子唱腔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笔者对中路梆子唱腔研究是探索各个时期唱腔的特点以及它的发展规律,并且对它的继承与发展作了进一步的介绍。 总之,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的,唱腔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有着很大的变化。山西中路梆子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借鉴,不断改进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变化,才能在新的形势下有着更新、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