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是所谓的“早期”肺癌,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术后的5年生存率在70%左右。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后仍有20%~30%以上的患者治疗失败,主要原因为区域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这种转移并非真正是术后才出现的,而是术前就已存在,只是未被发现而已。早期诊断肺癌转移,尤其是肺癌亚临床转移和微转移,对于提高肺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也是本世纪初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优先研究课题。 理论上术后辅助治疗对存在亚临床转移和微转移的患者应有价值,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客观指标来鉴别出这一易出现治疗失败的高危人群,导致术后治疗缺乏针对性。因此,如何及早探知临床未知微转移灶的存在与否,筛选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高危人群,并不失时机地、非盲目性地给予早于常规的抗转移治疗,是改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这也正是本研究的目的、意义所在。 方法: 为了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分子诊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并以上皮组织特异性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作为微转移分子诊断标志物进行淋巴结中微转移癌的检测。 防止假阳性出现是RT-PCR法检测肿瘤微转移成功的关键。研究发现嵌入CK19基因组DNA中的假基因干扰是导致出现假阳性结果的最主要原因。为此,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我们通过设计与 CK假基因最大错配的引物序列,并使反应条件达到最大忧 化,建立了既无假基因干扰,又具有高灵敏度的检测CK19*) 表达的RT-PCR方法,用于常规病理诊断为1期的3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2 枚淋巴结隐匿微转移癌的检测。 结果: 方法可靠性验证无假阳性和假阴性。通过双重 PCR扩增灵敏度达到 10-’。 在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检查阴性的92枚淋巴结中,检出微转移阳性淋巴结 17枚,CK19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18.5%(17/92)。36例1期非小细胞肺癌 患者中检出微转移阳性病例数为 15例,阳性率为 41.6%门乃6人 RT-PCR 法和 HE染色法检测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f)。 本研究观察到I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在组织学分级1级 与*~Ill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还发现,I期非小细胞 肺癌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与原发肿瘤大小呈正相关关系(P(.05)。肿瘤越大, 出现微转移的可能性越大。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I期肺鳞癌淋巴结微转移 检出率与原发肿瘤大小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of);而工期肺腺癌淋 巴结微转移检出率与原发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此相应,从TNM分期角 度考察微转移检出率发现,在肺鳞癌中,la期与h期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 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肺腺癌*期与比期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无显著 性差异(P>0.05)。 在本研究中,通过RT-PCR技术检测淋巴结微转移使23%的h期患者, 52.l%的儿期患者的P-TNM分期分别上升为工la期、11b期、Illa期。在 全部 36例常规病理诊断为 1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中,有 25%(9/36)被“分子 P—TNM分期”诊断为11 la期,尤其是在23例比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有3a.8% (8/23)被“分子 P-TNM分期”诊断为 11 la期。 对15例发生淋巴结微转移患者的淋巴结微转移转移规律进行初步分析: 2例患者同时在肺门(卜卜和纵隔州。)中检测到微转移:6例在肺门淋巴结 3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中发现微转移,但无纵隔淋巴结微转移;其余7例尽管在肺门淋巴结中未发 现微转移,但却检测到纵隔淋巴结微转移。 结论: 常规病理检查可能漏诊1期非小细胞肺癌微小的淋巴结转移一隐匿性淋 巴结转移。采用优化的以上皮组织特异性标志物CK19作为基因标志的RT-PCR 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 通过对1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诊断,可以对患者进一步 分类,筛选出其中的“高危人群”,及时地、非盲目性地给予抗转移早治疗, 即根据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个体化分期”的情况,作为肺癌多学科综合 治疗方法选择的金标准,合理地、有针对性地综合应用现有的或即将出现的 治疗手段,从而有可能较大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