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酰胺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毒性的分子毒理学效应及Notch信号通路激活机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l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瑞典科学家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热加工食品中首次发现高含量的丙烯酰胺,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国际关注。丙烯酰胺及其一级代谢产物环氧丙酰胺可以血红蛋白结合物的形式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其发育毒性已在欧洲大型母婴队列研究中得以证实。此外,本课题组前期人群队列研究表明,丙烯酰胺的体内暴露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性。心脏是脊椎动物最早形成并发挥功能的器官,特别是早于解毒器官肝脏。因此,本文以斑马鱼胚胎为模型,从急性和亚慢性角度探究丙烯酰胺心脏发育毒性及其致毒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首先,丙烯酰胺急性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具有明显的致死致畸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关系。受精后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丙烯酰胺72和96小时的半致死剂量(LC50)分别为2.7mM和2.2mM,主要表型为心包水肿、心率缓慢、心脏线性化、体长减小和鱼鳔无法发育等。毒性敏感性评估研究表明,发育早期阶段暴露丙烯酰胺,胚胎心脏的畸形表型最为显著。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等氧化还原指标观测发现,2.0mM丙烯酰胺暴露组胚胎出现明显的氧化损伤,且活性氧探针染色和油红O染色结果发现,心脏区域出现大量阳性染色信号,而低于2.0mM暴露组胚胎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该结果意味着氧化损伤可能是高剂量丙烯酰胺的致毒途径,心脏可能是丙烯酰胺致发育毒性的靶器官。
  其次,丙烯酰胺急性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具有明确的心脏发育毒性。2.0mM丙烯酰胺暴露后,胚胎心脏静脉窦-动脉球间距显著变大、心室横截面积和心室容积显著减小;而在功能上,心率、心室收缩分数和红细胞流速均显著下降。整胚原位杂交和定量PCR观测发现,丙烯酰胺暴露导致心管环化不全,腔室膨胀异常;心脏房室发育中心肌蛋白myl7、vmhc和myh6基因表达下调;房室通道分化中bmp4、notch1b和tbx2b基因限制性表达的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房室瓣膜形成过程中has2、klf2a和nfatc1基因异位表达;心脏疾病相关标志基因nppa和nppb异位高表达,而tnnc1a显著下降。上述结果意味着丙烯酰胺急性暴露抑制房室心肌蛋白的形成、房室通道的分化和瓣膜发育,并出现病理性特征。此外,中胚层心脏前体标志物nkx2.5表达下调,暗示了丙烯酰胺急性暴露对心脏发育的影响可能始于心脏前体时期。
  第三,丙烯酰胺急性暴露抑制心脏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丙烯酰胺暴露后显著降低了心肌细胞和心内膜细胞的数目。通过增殖标志物PH3免疫荧光和TUNEL凋亡等观测发现,丙烯酰胺并不影响心脏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水平,但显著抑制其有丝分裂,这是导致细胞数目减少的可能原因。丙烯酰胺并不影响心脏腔室心肌细胞的特异性分化,但显著抑制房室通道处心内膜细胞从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变的过程。此外,丙烯酰胺暴露导致发育早期心肌和心内膜之间的物理间隙增加,二者之间交错信号(crosstalk)减少,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心室心肌层和心内膜明显增厚,暗示心脏成熟期发育可能出现异常。
  第四,丙烯酰胺亚慢性暴露对心脏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和功能虽无明显影响,但显著影响心脏成熟过程中的形态发生和收缩功能。通过Notch信号荧光报告转基因鱼系Tg(TP1:d2GFP)发现,0.5mM和1.0mM丙烯酰胺暴露导致心脏发育早期心内膜Notch信号部分失去瞬时动态活性,进而持续高表达至肌小梁形成早期,而心肌层Notch信号在肌小梁形成后期持续高表达,最终导致肌小梁芽增生和无法迁移。通过Notch信号抑制剂DAPT对心内膜Notch信号进行不完全抑制后,新生的肌小梁正常发育并向腔室内部延伸,从而起到拯救效果。以上结果表明,丙烯酰胺亚慢性暴露影响心脏发育早期阶段心内膜失去部分活性,无法实现Notch信号限制性表达,进而导致后期肌小梁过度增殖,而成熟后期心肌Notch信号的高表达属于应激反应。
  第五,丙烯酰胺亚慢性暴露引起心室壁肌小梁增生且无法迁移而堆积于心室壁,可能原因为:(1)经1.0mM丙烯酰胺暴露后,Notch下游通路中erbb2在肌小梁形成早期显著上调,而nrg2a在肌小梁形成过程中显著上调,这是肌小梁增生的可能原因;(2)受Erbb2信号调控的N-cadherin蛋白大量聚集且无法重排,大大增加了心肌细胞之间的粘附性,是导致新生肌小梁无法迁移而堆积于心室壁的可能原因;(3)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和收缩运动所需的线粒体和肌原纤维结构异常,是导致成熟期心室收缩功能下降的可能原因。此外,丙烯酰胺亚慢性暴露可致心脏早期发育关键特异性转录因子nkx2.5和hand2等在心室成熟期高表达,可能为斑马鱼心脏损伤后的特有再生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斑马鱼胚胎为模型,从毒理学效应、细胞生物学机制以及分子机制等层面系统研究丙烯酰胺急性暴露和亚慢性暴露后对心脏发育的影响及其致毒机理,相关研究成果为完善食品加工污染物发育毒性和毒理学效应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我国食品化学安全危害因素的循证和溯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芒果浆是指新鲜芒果经打浆后的制成品,常用作芒果风味制品的原料。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中,芒果浆通常采用冷冻方式保存。在二次加工前,冷冻芒果浆需解冻,目前生产中常用静水解冻,然而该解冻方式耗时长、生产效率低。因此,本文将超声波应用于芒果浆的解冻过程,优化超声辅助解冻芒果浆的条件,以期提高解冻速率;然后研究在优化条件下反复冻融对芒果浆品质的影响,以验证该优化条件的可靠性;最后采用COMSOL软件仿真超声辅助
学位
杨梅(Myrica RubraSieb.et Zucc)为中国的特产水果,其口感酸甜、色泽诱人,富含花色苷等酚类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能。杨梅果汁产品能有效地保留原果的营养成分,满足长期食用。为了提高果汁的品质和生产效率,避免和减少贮藏过程中混浊的产生,探究高效、条件温和的澄清方法和技术是目前杨梅果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选用了黄原胶、壳聚糖、海藻酸钠、琼脂、瓜尔胶和刺槐豆胶6种多糖类澄清剂澄清
学位
植物盐(plant-salt)通常是指从高盐环境生长的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钠含量低并同时含有其他多种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生物质盐,其NaC1含量一般在20%左右。传统的竹盐(bamboo-salt)是将日晒海盐(即原盐)装入竹筒中在高温下烤制而成,尽管在烤制过程中原盐吸收了一定量的竹筒有效成分,但从严格意义上讲,竹盐并不属于植物盐的范畴。  本课题组前期创造性地在竹盐制作新工艺中引入了中频熔炼技术,并采
枸杞(Lycium barbarum)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植物,枸杞多糖(LBP)被认为是枸杞果实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许多生物学功效。目前所用的提取方法以热水提取以及基于水提取的新型辅助提取方法为主。大量的文献报道,不同的提取方法将会释放细胞壁中不同的部分,使得多糖化学结构有所差异,从而引发功能的不同。但对于枸杞多糖还没有相对完整的研究,提取方法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枸
学位
近年来,气凝胶由于其良好的机械性能、高孔隙率、阻热性和生物可降解等特性,已然成为医药、化工、建筑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常见的多糖,具备良好的胶凝性能,是制备气凝胶的优良材料。但是,单纯海藻酸钠形成的气凝胶存在机械性能差、孔隙率低、热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本论文通过构建多组分的海藻酸钠基气凝胶,提高其物理特性,并研究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  (1)通过溶胶
芽孢的灭活效果与机制及其应用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食品工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要课题。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对高温、辐射等条件均具有高抗性,在谷物、乳制品等食品中污染严重,因此有必要开发高效、处理条件温和且环境友好的灭菌方法来减少甚至灭活芽孢。近年来,非热杀菌技术成为新型杀菌技术研究和开发的重点,等离子体技术在非热杀菌领域的应用迅速发展,等离子体活化水(PAW)具有杀菌效率高、处理量大、流动性
学位
大米在采后储藏期间极易受曲霉菌(Aspergillus spp.)所侵染,导致大米腐败变质。部分曲霉菌可产生强致癌的次级代谢物黄曲霉毒素B1(AFB1)并残留在大米中,不仅造成粮食浪费和经济损失,还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目前对大米防控常用化学防腐杀菌剂与脱毒剂,但存在化学残留及环境污染等因素而限制其使用种类和应用范围。因此,寻找高效且环境友好的防腐脱毒剂具有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以大米常见的腐败病原菌
学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全球性肝脏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5%,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高达20%以上。肝脏细胞脂毒性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探究果蔬来源的天然活性物质对肝脏细胞脂毒性的保护作用,对防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以桑葚中代表性品种黑桑葚“大十”和白桑葚“珍珠白”为研究对象,探明了不同分子量的黑桑葚多糖和白桑葚多糖对肝脏细胞脂毒性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
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又名蜀黍,禾本科高粱属,是世界上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和大麦之后的第五大重要粮食作物。近年来,我国近80%的高粱用于酿酒,白酒酿造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高粱的生产。高粱富含酚类物质,包括黄酮类化合物、酚酸和原花色素,它们具有抑菌、增加白酒风味和发挥营养保健功能的作用,且不同的生长地区与生长环境对它们的组成与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并造成功能活性
学位
凝血系统与肿瘤具有密切联系。恶性肿瘤患者往往伴随显著的促凝血状态,而促凝血状态的存在能显著增加肿瘤患者病理性血栓形成的风险。岩藻糖基化硫酸软骨素(fCS)是从海参体壁提取的一种酸性多糖,具有显著的抗凝血和抗癌功效。因此fCS具有抑制肿瘤引起的促凝血状态的可能。但fCS多糖具有激活凝血XII因子(FXII)等严重副作用,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研究。降解fCS已被证实能降低fCS多糖相关的副作用。然而,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