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无锡地方志民俗音乐研究(1840-1949)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nd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无锡乃至江南1一带的崇尚奢侈风气,优越的区域位置所发展而来的经济条件,以及劳动人民因此创造出来的丰富的民俗活动与相关音乐,三者之间并非是绝对顺序的因果关系,而是互相依存的时空层面与空间层面上的等同互换,即无锡民俗音乐的繁荣绝非偶然而成,而是合乎区域音乐在历史发展上的共同规律性。尤其自十八世纪以来,无锡社会用乐环境整体体现出:用乐规模较大,用乐频率高,从事演乐人数多以及民间音乐文化繁荣的特点。我国修志传统源远流长,延绵不断。无锡修志年代早,数量丰富,历代纂修的地方志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在全国方志中占有一席之地。近代无锡地方志因其书写人群为地方官员、士绅集体,因此具有天然的阶级性和与此带来的狭隘性,体现在音乐活动记录中尤为突出,以修志人评述演乐活动为主,间或表现对其漠视、贬损的态度;其次,近代无锡多次修志,以续志等增补形式为多,在记录内容上并无太多改变,多以续补旧志内容,音乐记录较为贫乏;再次,无锡地方志的官方属性决定了在民俗音乐史料记载的“割裂”感,一方面体现在乐仪式及内容的阶级性,另一方面体现在审美理想上的不同,即无锡近代流行的宣卷、滩簧等民俗音乐作为不利教化的艺术形式应当被禁演的态度。因此,无锡地方志所载民俗音乐活动和形式的界限已被打破,不仅超出了以往音乐史学研究,更应视为具有综合性的音乐文化事象,并放在历史背景下进行探究。具体在本项研究中体现出两层含义:其一,无锡民俗音乐因其历史发展,属性组成复杂,造成区域内同一种音乐可以在不同场合演奏,以此具有不同的用乐意义;其二,无锡民俗音乐来源较为复杂,由从信仰活动发展而来的后转为娱乐活动,存在于多种场合演乐,也存在单一场合演乐。因此,对近代无锡地方音乐,如锡剧、宣卷、民歌等作为区域音乐进行研究外,也必须考虑到整体环境下音乐文化的发展,即区域音乐的个性与共性。具体又体现在近代江南长时期以来形成的丰富民俗活动、多好鬼神信仰的社会风气以及崇尚奢靡场面的人生态度对无锡民俗音乐的多重影响。十九世纪下半叶无锡历经太平天国占领三年,清兵收复后又“大索三日”,城内建筑数量(尤其是宗教庙宇,因此部分仪式音乐失去演乐空间)、文化、人口数量(包括原先从事演乐活动游民、僧道人士等)方面备受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无锡演乐随之出现用乐仪式缩减、用乐规模缩小、演乐人数减少的趋势。同时,受到西学以及太平天国影响,基督教音乐、西方音乐进入无锡民间,民俗音乐在潜移默化之中悄无声息的出现改变。总体来看,无锡在近代(1840-1949)期间,原有奢靡风气影响下的风俗习惯开始出现崇俭的转变,其背后影响因素具体可归结于战乱、灾荒、近代工业化影响、西方文化等多重因素导致。这种转变具有长期、多层次、潜移默化的特性,具体体现在用乐风气中演乐规模与频次的缩减,仪式音乐在用乐场景上整体递减的局面(太平天国教义影响下学宫、寺院道观因战乱被焚毁)。近代无锡民俗音乐在用乐种类及功用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即战时宣传用乐、锡剧滩簧等地方戏曲、基督教音乐等西方文化互相夹杂、相互影响的局面。音乐的改变,实际上指向的是人们对音乐审美以及功能的观念转变,民俗音乐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普遍的审美意识,而这种意识具体又体现在用乐中。所以,无锡民俗音乐的转变,也就是在历史背景下人们对音乐内容的潜意识中的删选,而这种反应基于长时间的实用主义的影响。本文写作力图区别以往江南民俗音乐研究,即多以江南区域乐种、音乐文化视角,如江南丝竹、十番锣鼓等进行的音乐分析或音乐学分析。目前学界对近代无锡县志民俗演乐活动的收集与整理尚有空白,无锡民俗音乐学术研究的理论方面也较为欠缺2。本研究以近代无锡民俗音乐活动在地方志中记载作为研究本体,探寻无锡民俗音乐整体趋势变化,以及在各历史节点中产生变化。力图通过对近代史上无锡地方志中对民俗活动记载考证,地方音乐活动进行整理、分析,以历史史实为主要研究对象,探寻无锡乃至江南民俗文化背景下的用乐情况,关注民俗音乐呈现的“历史记忆”与文献“史实”之对照,以从“现实”把握和重新认识“历史”。
其他文献
俚语是一种不同于标准语的,非正式的语域。虽然由于俚语的非正式性和部分俚语所带有的粗俗性,导致不少学者会认为俚语一种是“不上台面”的语言形式,也因此导致国内外俚语的研究始终不温不火。但随着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少数族裔话语权的日益重视,代表着亚文化群体的美国俚语也逐渐走向台前。可以说,俚语已经是现代美国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俚语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字呈现方式,更是一种社会心理和文化现象,而这种现象无法通过字面翻译
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的乡村建设做了总体布局,并为当前发展乡村教育事业指明了新的方向。顺应时代需求,立足华西,为保乡村教育稳步发展并取得突破性成效,努力蹚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之路,发挥乡村教育的“高地效应”、“反哺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勇于突破乡村教育的现实问题,也要擅于从乡村教育的发展中寻求经验。华西村是享誉世界的“天下第
作为美国城市暴露小说的奠基之作,《贵格会市》(1842年,又名《僧侣殿里的僧侣》)是乔治·利帕德最为人知的小说。本文借助空间理论中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等概念,结合文本细读,分析了利帕德对19世纪上半叶美国种种社会问题的反思,探讨了利帕德在美国社会转型期对社会改革的思考。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利帕德的生平、文学成就、《贵格会市》的主要情节、国内外学者对利帕德和《贵格
表意是人们交流的方式,意义是人类本质的追求。传统的建构理论将材料作为没有情感的结构实体而落入到技术主义的偏执中,致使材料与空间失衡,人与日常生活联系断裂。弗兰姆普敦强调诗意的建构,重视技术,渴求意义。竹材不仅是构建空间的实体要素,也是作为信息与情感的符号载体向使用者“传情达意”。竹材具有其他材料难以替代的优势属性,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充分利用竹材的材料属性与文化属性,将竹合理地、创新性地运
明清两代作为我国传统版画的鼎盛和衰落时期,期间诞生了大量精彩的版画作品。尤其在明代,民间版画的创作热情达到了顶峰。清代由于皇家管控,民间版画因此一蹶不振,唯宫廷版画略有进益。如此背景下诞生的《山海经》版画作品必然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本文选取图像中描绘较多的神祇这一形象加以探究。《山海经》本身就集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多种学科价值于一体,文本内容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深度,但就其版画作品而言唯有马倡仪先生做
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不断选择、融化、整合中外优秀文化思想基础上,所形成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思想体系,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对崇高理想的精神追求。从价值主体的研究视角看,红色文化对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都有着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价值功能。国家作为拥有相同文化观的社会共同体,是红色文化实现价值的最大主体。红色文化
文化现象伴随人类活动而发生,乐舞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记录了各朝人们生活景象和社会活动,同时影响了当今音乐舞蹈艺术领域的发展。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又各具特色的吴地乐舞文化与中原乐舞文化中,文化之间通过交融衍生出一种“共生”关系,本文将共生理论: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基本三要素进行运用并贯穿全文,希望通过创新式的研究,探寻吴地乐舞文化与中原乐舞文化的“共生”关系。第一章,根据文献资
爱尔兰裔英国作家克莱夫·斯台普斯·路易斯(1898-1963)不仅是位见解独特的文学批评家、忠诚的基督传教士,更是一位颇具特色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童话《狮子、女巫和魔衣橱》闻名世界,深受大众喜爱。然而,学界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与探索仍处于青涩状态:国内研究大多深钻于其基督教内涵;国外研究涉猎范围甚广,常以经典理论探讨小说的内涵与创作手法。本文将运用认知诗学中的“文本世界”理论,探讨该小说的文本世界建构
17-19世纪时期法国经历了频繁的政权更迭和思潮冲击,油画艺术逐渐成为主要的艺术创作形式且发展繁盛。油画作品中呈现出的女性艺术形象随着政权变更、性别观念和审美要求的变迁等因素发生了诸多变化。女性艺术形象呈现出与之前截然不同的面貌,不仅展现出三个世纪内不断流转的艺术观念而且也折射出不同社会环境下性别观念的变化。本文第一章对女性艺术形象进行溯源,追溯了从原始时期至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艺术形象
裙装是人类发展最初期的服装款式之一,也是服装设计中最常见的服装类别。现代服装的发展与西方服装的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而在西方服装史中,20世纪中期的欧洲服装在西方服装史中居于领先地位。20世纪中期既是高级时装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以高级时装为主要业务的设计师品牌创立和发展的鼎盛时期。研究20世纪中期欧洲设计师品牌的裙装造型设计特征,一方面对认知和研究欧洲的服装造型特征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另一方面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