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人们一般认为,小学校园是相对封闭且有人监管的环境,是小学生最为安全的生活场所。然而,教育软暴力正越来越普遍地发生在小学校园之中。小学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场所,具有排他性,课堂上发生了什么很少为第三方所知晓。一般而言,当小学课堂中发生的教育软暴力现象上升到严重的暴力事件时,才会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教育软暴力的受害者不是身心尚未发展成熟的儿童,就是在心理健康问题上极少受到人们关注的教师。教育软暴力的存在是一种足以摧毁生命的社会现象。以此为缘由,研究将“小学课堂中的教育软暴力现象透析”作为选题。文章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逻辑顺序的发展脉络,依据“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怎么做”的研究思路,将研究主要分成以下四个部分:对象辨识、现场考察、理论探寻和力量的协调。对象辨识即是对小学课堂中的教育软暴力是什么的内涵解读,这是研究的基础。本研究认为,小学课堂中的教育软暴力是指在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教师或学生)对另一主体(学生或教师)施加的致使对方在心理和精神上无法承受的行为。其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暂时处于强势地位的个体或群体有意或无意地在语言、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通过非肢体接触的方式,运用非暴力性手段对暂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体或群体进行精神惩罚的作为或不作为。它具有施暴动机的迷惑性、施暴方式的多样性、施暴对象的差别性、危害结果的隐蔽性和长期性等特征。现场考察即是对小学课堂中的教育软暴力现象的表现类型的具体阐述,这是研究的立论依据。文章透过从课堂收集而来的典型案例逐一分析了“教师主动-学生受动型”、“学生主动-教师受动型”、“学生主动-学生受动型”三大教育软暴力类型各自在语言、态度、行为上的表现。理论探寻即是对小学课堂中的教育软暴力现象发生背后的原因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剖析,这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认为,小学课堂中发生的教育软暴力现象,是历史、本能、制度、场域和角色五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历史文化条件是小学课堂中的教育软暴力现象发生的社会大环境,其中包括师道尊严的传统与当下教育实际不相适应、社会规范的“一元”要求与大环境影响下的“多元”可能的对立、社会舆论的推力等;第二,人类都有攻击性、趋乐性、趋利性等本能,师生的课堂行动会受到天生力量的驱使;第三,制度赋予的权威和自由,这两种力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冲突和对抗;第四,小学课堂场域在规则、资本、惯习等因子的影响下进行着力量的博弈;第五,教师与学生对彼此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教师倾向于学生实现工具性角色,小学生更倾向于周围他人扮演好情感性角色,对角色的不同需求,诱发了教育软暴力。力量的协调即是对如何消解小学课堂中的教育软暴力现象的可行性分析,这是研究的指向。文章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力量的较量,而教育软暴力作为一种“教育恶力量”,需要“教育善力量”来将其消解。故而,本研究认为,通过对如何消解小学课堂中的教育软暴力现象的一些理论探讨,自然做到了“惩恶扬善”,实现了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文章基于小学课堂教学主体的视角,尝试借鉴主体间性的理论,倡导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双主体的建立,将双方主体的力量置于平等的地位,使各自都有尊严地参与课堂活动。如此,课堂主体的力量才能实现从“教育恶力量”到“教育善力量”的转换,回归平衡,回归教育的本质,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