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总布局的变化,还深刻地影响了城乡景观的变化。研究借用尺度转换理论“以小见大”的研究形式对这种变化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咖啡街、酒吧街等消费场所在城市空间中的形成,隐喻着全球化对地方的深刻影响。事实上,这类空间在我国城市空间中的嵌入也意味着全球资本与地方文化的咬合,而这类空间在我国城市空间内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他们有着怎样的形成机制?研究借助尺度转换、第三空间理论,通过实地调查、文本分析、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以长春市咖啡街——牡丹街作为研究的案例区域对此问题进行解答。全文由六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主要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过程中的重点和需要重点突破的难点。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与研究相关的概念,对研究所借用的理论进行简要的阐述,并总结前人对全球化与地方关系、咖啡馆空间扩张的研究成果,提出自身明确的立意与创新点。第三章:总结长春市牡丹街咖啡街的发展历程,发现其经历了萌芽期、集聚期、演替期三个发展阶段;第四章:为深刻理解咖啡街的形成机制,并能够“以小见大”,在本章节中研究从国家、城市、街区、家、身体五个尺度上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国家尺度上,新世纪以来新型消费观念的引入使得咖啡馆成为“新潮”的代名词,2008年后的金融危机、2012年的反腐倡廉都影响着咖啡街的空间演替;在城市尺度上,低廉的房租、毗邻桂林路商圈、学校,城市政府在街区划定“青年创业基地”是咖啡馆在此集聚的原因之一,同样地方政府对街区视觉的统一等行为也是咖啡街空间演替的原因;在街区尺度上,青年人的创业精神是街区内咖啡馆经营的动力之源,一批“富二代”在街区内的体验式经营造成了咖啡馆的集聚与演替;在家尺度上,经营者将咖啡馆打造成“类家”的空间,而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的社会网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的缺失感,这是咖啡馆经营火爆并在空间中形成集聚的原因之一;在身体尺度,研究从味觉感知、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咖啡馆中的消费(经营)体验是否可使消费者、经营者达到休闲放松的目的,也是影响咖啡馆是否能继续经营的重要因素;第五章:通过借用索加的“第三空间”理论对街区中矛盾与冲突进行认识,发现街区需要在城市结构中的重新定位,政府可对街区进行自上而下的重新规划,使其发挥更大的文化功能。咖啡街的形成展现了青年人在城市中创业的理想图示,一条街区的发展或许为我们提供了青年人与城市作用关系的切入点。第六章:本章对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并对研究所折射出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以期能为后续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