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对银行贷款行为进行了更多的关注。金融危机后我国债务水平上升速度较快,债务风险逐渐加大。在债务风险的防范上,我国的总杠杆率虽然仍在比较可控的阶段,不过中国银行业已经开始格外重视坏账问题,全面加强了风险控制。危机爆发以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使得企业的偿债能力有所降低,加重了银行的贷款风险,银行对财务信息的关注也变得越来越多。会计稳健性作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传统原则之一,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债务契约的有用性,因此银行在慎重分析企业的综合风险时,很有可能会考虑到会计稳健性的因素,选择较稳健的会计政策可能更满足银行在做风险评估时所度量的标准,更容易获得银行的支持。但是如果银行不能识别会计稳健性,或者因为有抵押物等方式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不高,使得稳健的会计政策有可能使其市场表现不如其他公司,从而导致更高的债务成本。前人主要从会计稳健性在我国的存在,计量方法,产生原因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是对其经济后果的一个方面进行的延伸。并且随着对会计稳健性研究的深入,会计稳健性被分为条件稳健性与非条件稳健性,已有文献一般从条件稳健性的角度研究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本文另加非条件稳健性对债务成本的经济作用,以期对债务成本的研究更加全面。进一步的,考虑控股股东性质之后,探究控股股东性质是否会对会计稳健性对债务成本的作用产生影响,并最终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以Khan和Watts基于Basu的反向计量指标来度量条件会计稳健性、以账面市值比方法测量非条件会计稳健性,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两种会计稳健性对债务成本的影响。由研究结果可知,在2011-2013年间,我国上市公司较好的保持会计稳健性,无论条件稳健性还是非条件稳健性,都与债务成本显著负相关,较好的降低了债务成本。比较而言,条件稳健性发挥了更好的作用。这说明当公司采用的稳健性处于适中水平的情况下,其降低债务成本的功能可以得到体现。由此看出,在稳健性原则的作用下稳健的会计信息可能能更有效的保护投资者权益,起到一定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效果。而考虑到控股股东性质时,相比国有控股的企业,会计稳健性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