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蒲公英多糖抗氧化和抗菌活性部位,探讨生物活性与蒲公英多糖分子量的关系,并研究蒲公英中活性多糖的结构。方法(1)蒲公英多糖提取分离:采用热水提取和乙醇沉淀的提取方法获得蒲公英总多糖,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其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得到蒲公英总多糖后进行采用三氯乙酸法除去多糖中的蛋白,脱蛋白后的多糖经膜分离得到7个组分,滤膜的分子量截留值分别为6 kDa、10 kDa、20 kDa、50 kDa、100 kDa和150 kDa;(2)蒲公英多糖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研究:抗氧化活性研究主要是考察蒲公英多糖对DPPH、超氧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抗菌活性研究主要是考察蒲公英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3)经筛选后的蒲公英多糖分别经DEAECellulose 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100色谱柱纯化。(4)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的纯度和分子量;采用高效液相、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气质联用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研究蒲公英均一多糖结构。结果(1)通过正交试验所得蒲公英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比为1:30,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1 h。最佳条件下提取得到蒲公英总多糖(TMP),多糖提取率为10.32%,蛋白含量下降了0.9%。膜分离得到7部分不同分子量范围的蒲公英多糖(<6 kDa、6~10 kDa、10~20 kDa、20~50 kDa、50~100 kDa、100~150 kDa和>150 kDa),分别命名为TMP-A,TMP-B,TMP-C,TMP-D,TMPE,TMP-F,TMP-G,所占总糖比例分别为41.6%,2.7%,2.4%,13.2%、3.0%、21.9%和15.2%,各部分多糖含量分别为38%、39%、30%、29%、23%、26%和9%。(2)7组不同分子量蒲公英多糖经体外抗氧化与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筛选出2组蒲公英多糖TMP-A(<6 kDa)、TMP-D(20~50 kDa)。(3)经DEAE-Cellulose 52和Sephadex G-100分离纯化后得2个蒲公英均一多糖,分别命名为TMP-A0.a、TMPD0.a;两个均一蒲公英多糖分子量别为5.21×103Da和4.97×104Da,水解反应显示这两个多糖均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组成,但单糖摩尔比各不相同,进一步采用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分析、气质联用色谱法对其结构进行解析,结果显示:TMP-A0.a主链由(1→6)连接的Glcp构成,末端残基为Rhap和GlcpA。TMP-D0.a主链由(1→2)-连接的Glcp和(1→4)连接的Glcp构成,末端残基为Rhap和GlcpA。TMP-A0.a和TMP-D0.a中均有α和β两种糖苷键。结论(1)蒲公英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及抗菌活性,且不同分子量级的蒲公英多糖活性不同。(2)从不同分子量蒲公英多糖中筛选出活性部位,经分离纯化得到2个蒲公英均一多糖,并对其进行结构解析。结果显示2个蒲公英均一多糖组成类型相同,但二者单糖组成比例及连接方式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