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瘢痕疙瘩凭借高复发率和低治愈率成为皮肤科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我们需要针对此类疾病开发新的诊疗技术。目前,有关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研究十分热门,本课题组通过在体外重编程来自瘢痕疙瘩病人病变处的成纤维细胞成为iPSCs,为瘢痕疙瘩疾病寻找可以提供干细胞疗法的新思路。方法:首先,我们从瘢痕疙瘩病损组织中分离出成纤维细胞,并从细胞和组织两方面检测疾病相关性基因的表达。然后,通过用非修饰性mRNAs转染患者成纤维细胞,过表达OCT4,SOX2,KLF4,cMYC,NANOG和LIN28重编程因子来产生相应的iPSCs。最后,利用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免疫荧光,多能性基因检测,成纤维细胞基因沉默,体外拟胚体形成和重度免疫缺陷性小鼠体内畸胎瘤形成来鉴定这些患者衍生的iPSCs的功能性。结果:本课题组利用瘢痕疙瘩病人病损处组织所分离出来的成纤维细胞高表达成纤维细胞相关性基因;在瘢痕疙瘩组织中TGF-β1、COLIA2、FGF7、MMP14基因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瘢痕疙瘩病损处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中cTGF、TGF-β1、COLIA2表达高于正常成纤维细胞,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mRNA转染法重编程,经过4次转染后,成纤维细胞出现明显上皮样改变,逐渐出现排列致密,边缘清晰的类ES(Embryonic Stem)细胞样克隆;来自瘢痕疙瘩病人的iPSCs多能性标志物表达阳性,同时其内源性多能性基因高表达,成纤维细胞特异性基因沉默,并且可以在体外持续扩增。此外,瘢痕疙瘩病人来源的iPSCs可以在体外形成拟胚体,并在体内形成畸胎瘤,其向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三胚层分化的能力也得到证实。结论:瘢痕疙瘩患者病损处的成纤维细胞可以在体外成功重编程为iPSCs。本课题组利用效率较高的mRNA转染法,这种重编程方法可重复率高,可以为生产个体化基因修饰的人造皮肤提供基础,自体干细胞构建的人造皮肤可以防止异种皮肤移植的免疫排斥性和自体皮肤移植后的创伤性。此外,这些细胞可以为瘢痕疙瘩发病机制研究和个体化药物筛选提供细胞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