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处科技发达、城市繁荣的今天,在当代水彩风景画的写生与创作实践中,我们似乎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以乡村自然景观为题材的作品仍牢牢占据着“主角”的地位,而城市的景色,则往往承受着被人们继续拒绝于画面之外的“悲惨”命运。
回顾历史,我们或许会更为惊讶的发现,被认为是水彩画艺术诞生地的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原本同时亦是工业化革命和“城市化”现象最早发生的所在,而在彼时彼地的英国水彩画艺术家们的风景画实践中,“城市”题材同样处于一种被“忽略”的状态。
难道艺术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是什么因为影响了艺术家们在进行水彩风景画实践时的题材选择?这即是本文想要研究和探讨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历史上和当代水彩画艺术实践领域的考察,本文希望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获得解释:
首先,是现实情感态度对城市题材之影响;
其次,是传统审美趣味对城市题材之影响;
其三,是形式美感的认知对城市题材之影响。
其中,在“形式美感认知对城市题材之影响”一章中,本文将试图紧密结合海因里希·沃尔夫林于《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一书中所提出的“入画”与“不入画”两个概念来展开讨论,并联系当代澳大利亚著名水彩画家约瑟夫及其艺术实践为例,说明所谓“不入画”的题材经由杰出艺术家们的处理,同样可以很好的达到“入画”的效果的观点。
最后,对于“城市”题材在当代水彩风景画实践领域中的价值与意义,作自己有益的探索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