栌菊木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地理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zcj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合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将野外调查、分子标记ISSR和对叶绿体DAN片段测序的方法相结合,来检测菊科帚菊木族单型属植物栌菊木的遗传多样性,澄清其遗传结构,阐述了遗传变异在居群内和居群向的分布情况,为对该种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根据以上结果探讨了栌菊木的系统发育地理问题,为对该种的起源及演化历史推断提供重要参考,并为其迁移途径及环境变迁等方面的研究积累有益资料。   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栌菊木13个自然居群的220个个体的研究得到以下结果:P=65.0.%,A=1.65,H0.0.1491,He=0.2158。这些参数表明栌菊木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对金沙江和南盘江两个流域的遗传多样性分别进行分析得两个流域的多态位点百分数分别为62.14%和46.60%,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3937(0.3828)和1.3228(0.3897),栌菊木在金沙江流域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南盘江流域。尽管两个流域之间的地理距离最小的地方也有将近300公里,并且存在很多地理障碍,但是它们之间的基因流值高达3.3130,遗传分化系数Gst仅0.0712,说明两个流域之间没有形成显著的遗传分化。这种遗传变异的分布格局说明栌菊木可能是由金沙江流域扩散到南盘江流域,现在的基因流值代表的应该是过去的基因交换情况,而不能代表现在。   从以上13个居群中分别随机选取了4-11个,对其叶绿体DNA的rp116内含子的测序结果为:从所有的84个个体中共发现11种单倍型,其中南盘江流域只2种,除去与南盘江流域共有的一种,所有的其它8种均为金沙江流域某一或某几个居群特有。单倍型多态性h=0.4716,核苷酸多态性Dij=0.000780。这些结果比绝大多数cpDNA的检测结果都低,表明栌菊木的cpDNA在演化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居群统计学问题,如瓶颈效应等,导致部分遗传多样性的丢失,但是ISSR检测到的相对高的遗传多样性不支持这种假设,因为这种外间的进化力量应该对细胞器基因和核基因具有相似的效应,而不可能只影响其中的一个。所以更可能的原因是栌菊木是一个较为年轻的种,加之叶绿体基因进化速率比较慢,在基进化过程中还未能积累更多的遗传变异。AM0VA分析结果表明,只有3.74%的遗传变异分布在两个流域之间,而绝大部分的遗传变异(68.81%)部分布在居群内部。从单倍型的分布来看,几个特有的单倍型集中分布在几个居群中,如宾川、大姚和元谋各有4个单倍型,其中Hb和Hh为宾川居群特有,Hf和Hj为大姚居群特有,Hc和Hd为元谋居群所特有,而这三个相邻的居群其地理位置几乎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可以推测,这三个居群所处的地区(加上攀枝花等地)有可能是栌菊木的起源中心。   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均表明,金沙江流域的遗传多样性比南盘江流域高得多,前者几乎可以完全覆盖后者的遗传多样性,两个流域之间也没有形成显著的遗传分化。可以推断,金沙江流域可能是栌菊木的冰期避难所或是其起源中心,随着其后来生境的扩张,由于偶然因素才进入到南盘江流域,而在新到达的生境中可能发生过遗传漂变作用,导致部分叶绿体基因遗传多样件的丧失,因而在许多居群中只检测到一种单倍型。   以上结论对于为横断山区特有种的区系演化提供了个例,为探讨该地区相关类群的演化历史轨迹提供了参考,为加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管理的科技投入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在中医临床中,半夏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但其生品具有一定毒性.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半夏经炮制后可以降低其毒副作用,从而保证临床安全用药.该文基于
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木耳属的食用菌,是我国乃至世界具有悠久历史的药食同源食物,而木耳多糖是木耳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虽然国内外有大量对真菌多
呼伦贝尔鄂温克族与植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民族植物学知识,包括野生植物的食用、药用、饲用、日常生活和文化利用知识。鄂温克族民间饮食用野生植物包括野生蔬菜25 种、调
电气自动化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推动自动化专业的发展,让课程体系更加合理化。教学中要能够体现出本专业的特色,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教学方
川明参为常用的药食两用药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而不同产地川明参因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不同,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也不同.为此,该研究首先建立了柱前衍生HPLC测定川明参中1
基于特征图谱和量值传递关系相结合的新模式,对荆芥配方颗粒的关键生产工艺进行评价.通过对配方颗粒各生产环节的中间体进行研究,分析指标成分胡薄荷酮在各环节的损失,建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