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位于世界上连片分布面积最大的中国西南岩溶区的中心,近年来石漠化问题突出,且有不断恶化的趋势,给当地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带来了极大障碍。对石漠化的成因机理进行研究,是石漠化治理的前提和理论依据。但目前对石漠化的研究基本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化不足。没有统一的石漠化等级划分标准, 对于石漠化过程土壤、植物的退化本质也不是很清楚,这给石漠化治理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本文通过在小流域尺度上,以贵州花江峡谷查耳岩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对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土壤、植被退化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土壤—植被系统营养元素协变关系,分析了石漠化演替过程中土壤、植被的变化,土壤、植被间关联退化的关系。还检验了景观上石漠化划分方法是否能体现出退化的本质。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 (1) 在研究区土壤pH值在6.9-7.8的中性偏碱性范围,土壤总钙、交换态钙含量高,氮含量丰富,有机质、养分全量较高,有效态含量除了速效K、P在部分样地含量较低外,其它营养元素的有效态养分含量都较高。 (2) 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物灰分含量高,富钙、氮,相对缺铁、锌、钾、磷,植物灰分含量与植物钙含量成显著正相关,即随着植物钙含量的增加植物灰分含量增加。 (3) 通过对四套石漠化序列比较得出,在弃耕地两套石漠化序列中,土壤为棕色石灰岩土,土层较厚,土壤覆盖度、总量相对较高,但是有机质、有效态养分含量相对低,随着演替土壤质量有下降趋势,但是没有明显规律。樵采的两套石漠化序列,土壤为发育较年轻的黑色石灰土,土层很薄,土壤覆盖度低,总量少,零星分布在负地形中,但是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含量都较丰富,随着石漠化演替没有呈现相应的规律变化。 (4) 按照目前景观上石漠化的划分标准,在土壤退化上,没有表现出随石漠化演替土壤质量发生规律退化。这主要由于喀斯特山地的特殊性,在石灰土地区土壤厚度差异很大,分布零星,在土壤很薄的地方只要发生轻微的水土流失可能会出现强度石漠化的景观,而在土壤相对厚的地方要经过较强的水土流失才会出现石漠化景观。尽管开垦和樵采两种不同的人为干扰方式下产生的石漠化景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