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一种高效的电光转换技术,在显示和照明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在OLED器件中,有机发光材料是最重要的关键材料之一。铱磷光分子材料是迄今性能最为优异的有机发光分子材料,小分子红光和绿光铱磷光材料已成功应用到OLED显示产业中,但它们的广泛应用仍受到效率和发光纯度方面不足的影响。随着OLED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高清晰显示的追求,科技和产业界的科技工作者还在继续寻找效率更高和
【基金项目】
:
2型铱磷光分子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批准号:21861023)','0001','ApLJNybhrH-9KFRZ4dAaWaH8MzCi_eP-pIhO9Ll2oG9BDCUmThGuP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C^N)(O^O)2型铱磷光分子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批准号:218610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一种高效的电光转换技术,在显示和照明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在OLED器件中,有机发光材料是最重要的关键材料之一。铱磷光分子材料是迄今性能最为优异的有机发光分子材料,小分子红光和绿光铱磷光材料已成功应用到OLED显示产业中,但它们的广泛应用仍受到效率和发光纯度方面不足的影响。随着OLED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高清晰显示的追求,科技和产业界的科技工作者还在继续寻找效率更高和颜色更纯的新型铱磷光分子材料。本论文以经典铱(Ⅲ)磷光材料为先导,采用不同的环金属配体和辅助配体,改变环金属配体上的取代基和取代点位等分子设计手段,合成了 4个系列的铱磷光分子材料,并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性能,试图寻找发射波长和发光颜色的调控新方法;对其中3个系列的铱磷光分子材料,进一步评价了基于OLED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以期研制出性能更好的铱磷光分子材料;同时,以商业化铱磷光材料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对发光性能的影响。1.设计并合成出以取代苯基喹啉或取代苯基吡啶为环金属配体,以2-(2-羟基苯基)吡啶或β-二酮为辅助配体的4个系列28个铱磷光分子材料,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借助紫外可见光谱、光致发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测试了它们的光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质,基于氧化电位计算得到HOMO-LUMO能级。以铱磷光分子材料为掺杂材料,制备了结构简单的OLED器件,评价了 24个铱磷光分子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能,筛选出4个性能优良的铱磷光分子材料。2.获得了 4个系列铱磷光分子材料的结构特征和光物理性之间的一些关系,提出了影响这些铱磷光分子材料发光性能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不同结构的环金属配体对铱磷光分子材料的发射波长和发光颜色影响最大。以2-(2-羟基苯基)吡啶为辅助配体、采用不同的环金属配体合成的铱磷光分子,实现了最大发射波长在502 nm到628 nm范围内调控,最大发射波长之间差距高达126 nm,对应的发光颜色由蓝绿色到深红色变化。(2)环金属配体上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对铱磷光分子材料发射波长和发光颜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苯基喹啉系列铱磷光分子材料,在苯环的2位和4位分别引入三氟甲基、氟、甲基和甲氧基,实现了最大发射波长在570 nm到613 nm范围内调控,发光颜色由黄色至红色调节,最大发射波长的变化为F<MeO<CF3<Me;对于苯基吡啶系列铱磷光分子材料,在2个苯环的2位和4位同时引入4个相同的取代基(三氟甲基、氟、甲基或甲氧基),实现了最大发射波长在514 nm到572 nm范围内调控,发光颜色由绿色到黄色的调节,最大发射波长的变化规律为F ≈ MeO<Me<CF3。已知苯基2位和4位取代基的给电子能力变化顺序为F<MeO<CF3<Me,苯基喹啉系列铱磷光分子材料的最大发射波长的变化与取代基给电子能力变化顺序一致,而苯基吡啶系列铱磷光分子需同时考虑两个苯环上的取代基给电子能力,导致最大发射波长的变化稍有不同。提示:铱磷光分子材料发射波长和颜色的变化与取代基的给电子能力有关。(3)高三重态能级β-二酮辅助配体对铱磷光分子材料的发光波长和颜色影响较小。但是,选择合适的β-二酮配体能够改善器件的发光效率和最大外量子效率。例如,Ir(dmippiq)2(dmeacac)的最大电流效率和流明效率分别为15.23 cd/A和15.95 1m/W、最大外量子效率达18.30%,发光效率和最大外量子效率均超过了商业化的Ir(dmippiq)2(deacac)。(4)对于同一系列的铱磷光分子材料,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影响OLED器件的效率和寿命,提示:通过结构修饰和优化来减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提高材料发光效率和延长器件寿命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本论文旨在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瘦素的相关性;明确DKD中瘦素对IL-2的调控作用和IL-2在DKD肾小管损伤中的作用。1纳入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贵州大学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诊的DKD患者48例和体检门诊的健康受试者24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血液和尿液样本。分别用细胞因子和肾
食品口腔加工是饮食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它既是食品消化的第一步,也是对食品形成风味感知的唯一步骤。作为食品的主要成分,油脂对食品的结构和感官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食物中的油脂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然而对于口腔加工过程中食品脂肪感的形成机制的认识还非常有限。本博士项目的目标是了解食品油脂在口腔加工过程中的行为,并揭示食品脂肪感的形成机制。唾液在油脂口腔加工中的作用以及脂肪感在口腔中的形成机制是本项目的重点
背景: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是绝大多数心脏病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主要原因。自主神经系统在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心脏自主神经失平衡在多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心脏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尤其是左侧星状神经节(left stell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极端降水事件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城市的防涝设施并未得到同步改善。每年受强降雨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财产安全。在暴雨灾害管理中,政府和志愿者救援组织需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和了解相关的灾情信息,即态势感知,这对于减灾、救援等应急响应活动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灾害的复杂性,在城市级别短时间进行大范围的态势感知通常耗费大量的人力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国家建设的全局。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其师资队伍有别于普通高中,更注重教师的"技术应用"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环境变化,越来越多的动物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灭绝。珍稀濒危动物的社会组织结构及功能与物种濒危的关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本研究在秦岭腹地保护区,选择金丝猴这一旗舰物种,基于个体识别与标记,遗传学样本的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之上,一方面开展该物种种群遗传结构与历史动态变化的研究,另一方面,根据川金丝猴特有的重层社会结构—全雄群(all-male band:AMB)进行观
近年来,消费者对“天然”和“最低限度加工”食品的追求,使得天然防腐剂的开发与利用方兴未艾,已成为当今食品科学领域新的研究热点。ε-聚赖氨酸由于具有高效和广谱的抑菌特性,目前已被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批准作为食品防腐剂。然而,ε-聚赖氨酸在实际应用中却遇到了诸多瓶颈,例如,ε-聚赖氨酸易与食品体系中的大分子(如阴离子多糖或蛋白质等)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其在富含蛋白质食品中的最适添加量远远高于其在淀粉类
植物生殖的成功及幼苗的建立是实现种群延续的关键,米槁(Cinnamomum migao H.W.Li)是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常绿乔木,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贵州省著名的民族苗药。长期以来,自然状态下幼苗幼树缺乏造成了种群世代更替障碍,作为种子植物,其胚胎发育不良、空壳现象严重,且自然与人工条件下种子存在萌发障碍曾被认为是造成种群天然更新差的主要原因,但是否如此,目前还未有涉及相关研究。因
石英晶体板振动分析是石英晶体谐振器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实际的石英晶体板振动十分复杂,它是多个振动模态的耦合,其中特定振动频率下振动最强的模态则是主导模态。计算中由于石英晶体板振动分析主要针对的是高频振动,对精度的要求高,因此需要考虑足够多的振动模态以保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直接通过三维弹性力学方程分析石英晶体板振动时,由于其复杂的模态耦合和边界条件,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求解仍然十分困难。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低成本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绝缘性能优良、耐久耐腐、施工便捷、热膨胀系数接近混凝土等特点,在一些应用场合完全可以替代钢材,尤其在桥梁、水利、电力、近海、地下等结构工程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玻璃纤维管/筋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它的基本形式是在内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内填充混凝土组成新的结构。一些研究表明,分别使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