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9月,笔者参加了一场名为「歴史と歴史教育」(历史与历史教育)的演讲。演讲人是来自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的中岛和男老师。在演讲前一周,所有译员就开始了译前准备工作。因为演讲资料丰富且准备时间较长,笔者顺利地完成了整场的同声传译。同传结束后,笔者通过回听对比演讲者源语录音及自己口译的录音,发现在同传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误译现象。有些翻译是轻微语义错误,还有一些翻译直接偏离了演讲者本来的意思,这一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笔者试图借撰写毕业论文的机会就此课题进行研究,寻找能够有效避免误译情况的应对策略。在反复回听演讲者源语录音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中岛老师在演讲时有一些特点:语速快、思维跳跃、习惯性省略语句等。这些特点给笔者的翻译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同时这些也是译员在即兴演讲的同声传译过程中会遇到的较为典型的问题。因此笔者选取了这篇演讲作为报告的素材,并对源语和译语进行对比,摘录出典型的现场误译实例进行具体分析。报告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分别用四个小节来介绍「歴史と歴史教育」(历史与历史教育)演讲同传的实践背景与内容、译前准备情况、同声传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译后的反思与总结。第二章中,第一节提出笔者对于误译问题的发现过程;第二节是先行研究部分。从精力分配和技巧策略这两个角度出发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第三章是本次实践报告的重点章节。通过对误译产生的原因以及误译例句的具体分析,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信息误译分为了4种具体情况。第一种是演讲者语速过快引起的误译,在这种情况下译员要主动对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并在意思表达准确的基础之上简化译语语言,以减小精力负荷;第二种是句末省略引起的误译,这要求译员时刻注意演讲者在切换信息时所产生的停顿或其他语气变换,并主动对省略信息进行增补;第三种是前后信息断层引起的误译,这是即兴演讲中较为常见的现象,演讲者在当前信息还未传递完整的情况下插入其他信息,译员首先需要根据语气等方面判断话题是否发生了改变,并且要有意识地在后面的翻译过程中重复提及或是解释前面的内容;第四种是长句复杂的结构引起的误译,拆译是应对这种状况的最有效手段,译员在译前准备充分,对演讲内容熟悉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适当的预测和等待。第四章是对整个同传实践问题的总结以及对误译应对策略相关结论的总结。经过整个研究过程,笔者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由于人的精力负荷是有限的,所以在同声传译中,特别是即兴演讲这种情况难以预测的同传过程中,需要在顺句驱动的基础之上运用一些技巧策略来弥补精力分配的不足,避免误译情况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