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豪布斯卡作为城市综合体中最具代表的建筑模式,充分体现了城市综合体高效集约化的特征。然而,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生存空间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上述问题,越来越多的建筑功能被放入地下空间,因此,地下豪布斯卡模式已逐渐成为城市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地下豪布斯卡并没有标准的定义,在学术界以及工程实践中也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此外,在地下豪布斯卡空间系统中,由于地下空间的自然特征,人们很难对整个空间系统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地下空间的流线组织、空间布局等都对提升空间使用率及空间体验,进而为建筑带来更多的活力和更大的商机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显然,量化分析评价地下豪布斯卡空间并提出地下豪布斯卡设计策略具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梳理了豪布斯卡的源起和研究现状,并基于豪布斯卡及地下城市综合体等相关概念,首次提出了地下豪布斯卡的定义,探讨了地下豪布斯卡的演变过程。以此为基础,对地下豪布斯卡的基本功能形式和类型进行了界定,并详细分析了地下豪布斯卡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阐明研究意义。随后,以空间句法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情况为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分析了空间句法理论在地下豪布斯卡空间研究中的适用性;结合青岛信联天地项目特点,确定了以视域分析法和轴线分析法为具体研究方法,解析了空间句法研究步骤和基本分析变量,构建了相关视域模型和轴线模型,为后续模型变量分析及地下豪布斯卡空间优化及设计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基于上述视域模型和轴线模型,结合视觉连接值、视觉整合度、Agent模拟法等变量,量化分析了空间特征与句法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人的行为轨迹,评价了信联天地地下豪布斯卡空间使用效率;选取空间连接值、整合度及可理解度等空间变量指标,开展了地下豪布斯卡句法参数影响因素研究。根据空间句法变量参数影响因素,提出了信联天地项目地下豪布斯卡优化方案,有效提升了项目连接值、整合度及可理解度等指标值,显著改善了地下空间效率及空间体验;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空间系统的句法变量,提出了地下豪布斯卡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