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香红新闻特稿的叙事艺术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i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来,以《南方周末》及其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超过千余篇,但对在南周报系下成长起来的记者以及其新闻作品的研究则微乎其微。这与新闻的纪实性、纪事性及新闻报道的采写特点有关。新闻以“事”为主,报道及时,不易形成个性,能在纪事的新闻作品中形成个人风格的记者,都是出类拔萃的。南香红即是一位颇具个人风格的女记者,独特叙事视角、风格和观察力使其特稿兼具新闻的“真”和文学的“美”,呈现独特的叙事艺术。本文基于南香红自1990年代末至2015年间发表的41篇新闻特稿,以热奈特及格雷马斯的经典叙事理论为支撑,从故事、叙述和话语三个层面分析其特稿的叙事艺术。全文由以下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缘起、选题意义,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对“新闻特稿”、“叙事学”、“新闻叙事学”等关键概念进行界定,梳理学界对新闻特稿、叙事理论,新闻叙事理论,以及南香红新闻特稿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从故事层面研究。通过对南香红新闻特稿中行为者的统计和语义分析,发现其新闻特稿中的行为者呈现出“缺失的官方”和“对抗的民众”两大特征。其中官方较多呈现出“粗暴、蛮横、不作为”的形象,民众虽势单力薄但有反抗意识;叙事节奏上,运用细节、事件的组合和叙事的详略营造高低缓急的内部节奏,引起受众心理的跌宕起伏,外部则通过长短段落的错落有序带给受众视觉享受。叙事节奏的内外结合,使其特稿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愉悦的审美体验。第三章从叙述层面研究,发现南香红常使用“公开的叙事者”身份赋予特稿浓郁的人情味和对所述之事的严肃思考,“公开的叙事者”在本研究中突出表现为高频率的第一人称出场方式;在叙事视角上,女性新闻从业者的身份使其在选材和新闻聚焦时偏向于教育、生态、环境、灾难等议题,关注妇女、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形成鲜明的“她视角”和“底层聚焦”的叙事视角。第四章从话语层面研究,研究发现,南香红的新闻特稿呈现出高温叙事的特征。具体表现在,词汇上,南香红在特稿写作中不避讳选用高主观的形容词和情态词;句式上,主观性强的疑问句、感叹句和采用明喻修辞手法的“像”字句在南香红新闻特稿中出现频率较高;语篇组织上,细节描绘和评论是南香红常用的自我表达手段。研究发现,新闻真实性和文学审美特质的融合,记者职业素养和女性身份特质的碰撞,新闻客观性和自我表达欲望的博弈是南香红新闻特稿呈现独特叙事艺术的深层原因。
其他文献
<正>一、编制背景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
先证者男,2岁,因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半年余于1990年12月27日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母乳喂养,8个月出牙,1岁3个月会走,但两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并渐显两小腿曲呈
中小微企业作为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以服务中小微企业为导向,建立合作共赢的平台。企业所紧缺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得到满足,学校的育人目标也顺利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在不断扩大。尽管其发展速度是较快的,但是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有关的专业人才、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机械
互联网对传播领域的冲击带来了新的行业模式。短视频以其信息量丰富、带入能力强、艺术含量高、文化价值显著等特点成为商业传播的新宠。因网络传播的趣缘性而形成的网络趣缘
纳米光触媒具有纳米功能性材料的基本性质,文章对纳米光触媒及其技术在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抗菌除臭、自清洁、空气净化、抗静电、抗红外线、抗老化等功能的应用等作了比较详
阻拦索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与航母阻拦系统的正常工作和舰载机的安全降落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对阻拦索健康状态监测,进行无损检测研究工作尤为重要。该文基于漏磁无损检测技术,采
水平井地质导向钻井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在多项技术共同支持下才能进行施工,而录井技术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经常使用的水平井录井技术是采用地质资料来实现推视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国家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使得我国水利工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要求与越来越高。由于水利水电与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