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依据人体死后心包液相关生化值变化来明确法医病理有关心源性(心肌梗死)猝死鉴定的可能性;探讨影响死后心包液变化的因素;统计人体死后心包液中各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提供一个人体死后心包液生化值变化的基础数据,为法医病理学鉴定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方法:法医病理检案中收集的人体心包液样品60例,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草转氨酶(AST)、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1)、钙离子(Ca2+)、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l)、a-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肌钙蛋白-I(cTn-I)共计11个指标,获得数据资料,运用SPSS17.0软件包分析。结果:根据死亡原因以及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心源性疾病组(n=20)、非心源性疾病组(n=20)、无疾病对照组(n=20)。①AST:心源性疾病组与非心源性疾病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疾病组与无疾病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心源性疾病组与无疾病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a+、K+、Cl-、Ca2+: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K、CK-MB、HBDH、cTn-I:心源性疾病组、非心源性疾病组、无疾病对照组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LDH、LDHl:心源性疾病组与非心源性疾病组、无疾病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心源性疾病组与无疾病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心源性疾病组与非心源性疾病组、无疾病对照组三组之间比较CK、CK-MB、LDH、LDH1、HBDH、cTn-I有统计学意义,六个指标的联合检测能为急性心肌梗死提供更具价值的诊断。2、心源性疾病组与非心源性疾病组之间AS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心源性疾病组、非心源性疾病组与无疾病对照组之间AST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心源性疾病组、非心源性疾病组、无疾病对照组三组之间K+、Na+、Cl-、Ca2+匕较均无统计学意义。4、死亡时间、血液污染、腐败等因素对心包液生化值有影响,生化值的检测应尽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