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源库关系是作物生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关键因子。新近研究发现,除叶片外,颖壳、节间等非叶器官均能为籽粒灌浆提供同化物,也是重要的源器官。植株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能反映不同器官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强度,可以作为指示作物生理代谢特性的育种指标,且可以量化源器官对籽粒灌浆的相对贡献,为作物源库关系研究提供了新手段。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选用宁粳8号为材料,设置两个氮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库关系是作物生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关键因子。新近研究发现,除叶片外,颖壳、节间等非叶器官均能为籽粒灌浆提供同化物,也是重要的源器官。植株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能反映不同器官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强度,可以作为指示作物生理代谢特性的育种指标,且可以量化源器官对籽粒灌浆的相对贡献,为作物源库关系研究提供了新手段。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选用宁粳8号为材料,设置两个氮素处理(N5-5,基肥:穗肥为5:5;N10-0,基肥:穗肥为10:0),在花前(DBA)21、14、7天和花后(DAA)0、10、20、30、40、50、60天取样,利用稳定碳同位素分馏技术分析不同源器官(叶片、叶鞘、节间和颖壳)以及库器官籽粒的δ13C的时空变化,估算不同源器官对籽粒灌浆的相对贡献,以全面揭示非叶器官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拓展作物源库关系理论。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生殖生长期植株干物质分配的时空特征。通过分析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水稻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变化,明确了水稻植株干物质分配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从花前21天至成熟,水稻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呈显著上升趋势。叶片和叶鞘的干物质重的变化规律相似,在开花当天达到高峰,缓慢下降至花后50天,成熟时略有增加。营养器官干物质重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节间干重,从花前至花后10天持续增重,花后20-30天下降至最低点,随后上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颖壳的干物质重从花前21天开始逐渐增加,在花后20天基本停止干物质的积累。籽粒的干物质积累规律与颖壳类似,但强势粒和弱势粒分别在花后30天和40天完成灌浆,干物质积累基本停止。氮素对植株干物质重的变化有显著影响。N5-5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主要是因为氮肥后移显著增加了千粒重。2.揭示了植株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水稻叶片、叶鞘、节间、颖壳和籽粒δ13C的变化,明确了水稻植株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器官的δ13C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叶片(-27.84‰)<籽粒(-27.82 ‰)<叶鞘(-27.24‰)<颖壳(-26.81 ‰)<节间(-25.67 ‰)。对于不同器官的不同部位,从倒一叶至倒七叶,δ13C呈下降趋势。从倒一鞘至倒七鞘,δ13C也呈下降趋势。不同节间的δ13C无明显变化。强势粒颖壳、颖果的δ13C小于弱势粒颖壳、颖果。在时间上,叶片和叶鞘的δ13C在花后10天达到最高峰(负值最大),而节间的δ13C在花后20天达到最高峰,比叶片叶鞘晚10天。颖壳的δ13C在开花后急剧降低,表明颖壳由库器官向源器官的转变。籽粒的δ13C在花后40天达到高峰,此时灌浆基本完成。N5-5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叶鞘、节间、颖壳和籽粒的δ13C。3.估算了不同源器官对水稻籽粒灌浆的相对贡献。通过比较成熟期籽粒的δ13C和叶片、叶鞘、节间、颖壳水溶性物质的δ13C,估算了不同源器官对籽粒灌浆的相对贡献。结果显示,仅花后10天和花后20天,成熟期籽粒的δ13C介于节间、强势粒颖壳和弱势粒颖壳的δ13C与叶片的δ13C之间。因此,我们以叶片为参考,计算了节间和颖壳对籽粒灌浆的相对贡献。花后10天和花后20天节间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32.64%和42.56%。颖壳的贡献(52.67%)大于节间(37.6%),且强势粒颖壳的贡献(54.56%)高于弱势粒颖壳(50.77%)。N5-5处理降低了节间和强、弱势粒颖壳对籽粒灌浆的相对贡献。综上,本研究利用稳定碳同位素分馏技术揭示了水稻植株δ13C组成的时空特征,借此以叶片为参照,估算了颖壳、节间对籽粒灌浆的相对贡献,发现两个非叶器官对水稻产量的相对贡献分别高达52.67%和37.6%。结合生殖生长期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时空特征,本研究揭示了颖壳、节间在水稻产量形成中的关键作用,拓展了作物栽培学的基础理论,为高产技术研发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和环境变化也极为敏感。由于其年均温较低、凋落物分解缓慢,青藏高原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碳,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有机碳库。由于全球变化和人类放牧等干扰活动的加剧,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系统日益受到威胁。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工业生产和农业施肥导致全球大气酸沉降增多,致使全球部分地区土壤酸化,特别是亚洲的大部分地区。与此同时,青藏
土壤盐渍化是威胁农业生产的一个重大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草莓根系浅,不耐盐碱,设施栽培过程中的环境封闭和不合理施肥常常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影响草莓生长。本实验室研究表明,5-氨基乙酰丙酸(ALA)可以诱导草莓根系H2O2积累,后者引起与Na+运输有关的SOS1、NHX1和HKT1等基因表达上调,导致较多的Na+截留在根系,减少草莓地上部Na+含量,从而缓解盐胁迫
瘤胃发育是反当动物重要的生理过程,与机体的吸收代谢、免疫反应和能量供应等功能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往研究表明,幼龄动物在早期阶段适当补饲开食料,可有效增进瘤胃的生长发育,从而促进动物机体生长。然而,以往的研究重在描述瘤胃发育的表型指标,对于开食料促进瘤胃发育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以羔羊为研究对象,从瘤胃微生物与宿主互作角度,探讨了开食料对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和功能、发酵产物、上皮转录表达谱的影响
病原菌为了成功侵染并在寄主植物体内定殖,会向植物细胞中分泌一系列有助于其侵染的致病效应子。这些效应子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茄科作物两种病原菌辣椒疫霉和青枯雷尔氏菌效应子为切入点,探究它们在致病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两种病原菌的致病机理,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与4个植物免疫调节蛋白互作的辣椒疫霉效应子鉴定及其作用机制初探。水杨酸(SA)是植物免疫的关键调控因子,N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sensis H),又称河蟹,是我国特有的名优水产品,主要分布在长江口上海崇明岛至湖北省东部的长江流域及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河蟹是南京市浦口区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也是南京市浦口区特色水产养殖产业之一,有连片养殖面积约9000亩,占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的24.86%。本文概述了河蟹的的生活习性、生长习性等生物学特性以及河蟹自然分布情况、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不同蟹种
脉冲喷射电沉积(又称脉冲电喷镀)技术是一种拥有特殊流场和电场的新型电沉积技术。与传统电镀相比,该技术具有沉积速率快、物质传输效率高和镀层平整致密等优点。Ni-W-P合金镀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抗高温氧化性以及较高的硬度,在性能方面能够与铬镀层相媲美并且制备过程相比于镀铬过程更加环保,被广泛的应用于汽车钢板和石油设备的防腐、压铸模具和高硅铸铝材料的表面强化等领域。Si3N4颗粒不仅具有自润滑
妊娠后期到泌乳早期是奶牛生理和代谢适应的重要时期,分娩前胎儿和子宫的营养需求呈指数增长,而营养成分的摄入往往因为内分泌变化、分娩本身以及其他影响摄入的因素而减少,容易产生能量负平衡,这就会对奶牛的健康、繁殖以及乳制品的盈利能力产生直接影响。植物甾醇作为一种绿色食品、饲料添加剂已经广泛应用在人和动物上,其降血脂、抗炎、抗癌以及改善动物体质等作用已被人们所熟知。本试验利用体外发酵的方法,筛选出效果较好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是一种人-畜-鱼共患的革兰阴性致病菌。其分布和感染宿主范围广,引发的运动性气单胞菌败血症(MAS)对淡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已知Ⅵ型分泌系统(T6SS)在该菌的致病性和环境适应性上发挥重要作用。前期研究鉴定嗜水气单胞菌NJ-35菌株中编码1套T6SS。本研究利用基因缺失技术、细菌竞争试验和蛋白pull down技术分析嗜水气单胞菌T6SS假定效
自交不亲和是显花植物在长期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广泛存在的生殖隔离机制,它使雌蕊能够拒绝自我花粉的生长。S-RNase介导的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是花粉管受到抑制导致不能顺利延伸到子房而完成授粉受精过程,主要由花柱决定子S-RNase和花粉决定子SLF/SFB控制,还有S位点之外的基因参与植物的自交不亲和。为了进一步探索自交不亲和机制,本文以自交不亲和草莓—绿色草莓的自交二代株系Ls-S2-49(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