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困难胆管插管的处理策略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men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并且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内窥镜(十二指肠镜)与介入放射学技术相结合的技术。随着几十年不断的技术开发及创新,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bscopicnaso biliary drainage, ENBD)、内镜下支架引流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 ERBD)等技术相继出现,广泛应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及其复发、梗阻性黄疸等胆胰疾病。同时胆道内超声(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 IDUS)技术的出现有助于胆管良恶性狭窄的鉴别诊断,尤其是胆道直视下活检(如Spyglass等)对于明确胆管良恶性狭窄具有确诊意义,又将ERCP的诊断价值提高到崭新的阶段。ERCP检查以及相关治疗技术的施展无不需要准确、快速的选插进入胆管或胰管。选择性插管技术是ERCP成功的关键,并且精准的经十二指肠主乳头选择性插管技术,往往能避免或减少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穿孔等)。然而在一些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憩室旁乳头、憩室内乳头、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壶腹部肿瘤、胰头占位挤压或侵及十二指肠降段等特殊情况下,由于乳头大小、位置、开口方向异常及十二指肠腔操作空间受限,存在困难胆管插管的情况,标准的选择性插管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治疗的需要。约有5%-15%左右的病例常规胆管插管技术不能成功,并且长时间的重复操作会导致ERCP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增加,甚至诊断、治疗失败。目的:在收集ERCP操作过程中困难胆管插管(difficult biliary cannulation, DBC)病例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困难胆管插管的发生概率、常用操作技术与技巧,比较不同操作技巧的安全性、有效性,指导临床治疗的开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消化内科行ERCP治疗的病例资料,筛选出困难胆管插管的病例。将困难胆管插管定义为:应用常规方法(导丝引导下三腔切开刀插管)经十二指肠乳头选插胆管时,因乳头位置偏斜,乳头膨大或水肿,乳头偏小,乳头开口不明确,憩室旁乳头/憩室内乳头,肿瘤侵犯乳头或者胆胰手术等因素,操作者插管10分钟内无法进入胆管或反复进入胰管,并且触碰乳头5次以上的插管。总结困难胆管插管时的常用操作技术,主要为(1)预切开法;(2)双导丝法;(3)长镜身法(需结合造影导管辅助插管)。比较不同操作技术的插管成功率,术后的并发症等;并将预切开法分针状刀乳头肌预切开法、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法两个亚组进行分析。另外将困难胆管插管病例按乳头大小、形态、开口角度等分为:乳头偏斜组(乳头开口偏斜)、乳头膨大组、乳头偏小组、正常乳头组,比较各组中三种困难胆管插管技术的成功率的差异。统计分析每组困难胆管插管技术病例的成功率与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6年内收治的1859例行ERCP治疗病例中,筛选出符合入组条件的困难胆管插管病例106例,成功98例,失败8例,困难胆管插管总成功率为92.45%。一、三种插管技术中,预切开法(per-cut)成功率86.11%,双导丝法(double guidewire technique, DGT)成功率55.17%,长镜身法(造影导管辅助插管)成功率57.14%,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减小Ⅰ类误差的概率,调整检验水准后进行组间比较显示:(1)预切开组成功率大于双导丝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0.05/3);(2)预切开组成功率大于长镜身法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3)双导丝法组与长镜身法组比较,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亚组分析中预切开组分为:(1)针状刀乳头肌预切开术(needle knife precut spincterotomy, NKPS)组成功率84.62%;(2)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transpancreatic sphincterotomy, TPS)组成功率80.4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乳头偏斜组(乳头开口偏斜)、乳头偏小组、乳头膨大组、正常乳头组四个分组中,将预切开技术、双导丝技术、长镜身技术列为三个亚组进行分析。乳头偏斜组中,三个亚组成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减小I类误差的概率,调整检验水准后进行组间比较显示:预切开亚组(成功率91.67%)比双导丝亚组(成功率50.00%)成功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167(0.05/3));预切开亚组(成功率91.67%)比长镜身法亚组(成功率53.33%)成功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167);双导丝亚组(成功率50.00%)与长镜身法亚组(成功率53.33%)相当,(P>0.05,N<40 Fisher精确概率法)。预切开亚组分析中:针状刀预切开法(成功率100%)与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法(成功率85.17%)之间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 N<40 Fieher精确概率法)。其他乳头情况下,三个亚组成功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中乳头膨大组组间差异P>0.05;乳头偏小组组间差异P>0.05;正常乳头组组间差异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三、ERCP术后并发症包括:(1)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共33例,总发病率为34.25%,三种操作技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 PEP)共8例,总发病率为7.50%,均为轻症胰腺炎。三种操作技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感染共18例,总发病率16.67%,三种操作技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无并发症组共49例,占41.67%,三种操作技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所有困难插管的病例中,无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等其它严重并发症的病例。结论:预切开技术(包括针状刀预切开术和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双导丝技术、长镜身技术(造影导管辅助插管)都是安全有效的困难胆管插管技术,能显著提高困难胆管插管的成功率,尤其是在乳头有预切开空间的情况下,预切开技术优于另外两种技术(双导丝法、长镜身法);另外根据乳头大小、形态、位置分组进行三种插管方式的比较时也提示:预切开技术在乳头偏斜(开口偏斜)组中,比另外两种技术具有更高的成功率。针状刀预切开术和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这两类预切开技术,成功率相当,术后并发症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三种不同困难胆管插管技术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
其他文献
由《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和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联合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华肝胆胰脾外科专业学术论坛”于2014年9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以“追踪前沿,贴近临
通过介绍锁相环路技术在多相变流器中的应用及一个实际例子,提出了一种价廉的半通道触发器的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随着滨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地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综合评价土地承载力,根据2004年、2007年、2010年、2013年《滨州市统计年鉴》和《滨州市国民经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对于手术切除的胰头癌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PD)标本切缘情况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文献报道R1切缘发生率差异极大,并且R1切缘发生率与临床结果不一致.这种情况的发生与没有对PD标本切缘的组成及切缘R1的定义等形成统一的认识、没有统一的取材方法有关,还与对胰头部肿瘤的具体起源诊断不准确有关.文中将就PD标本切缘的组成、R1的定义标准、R1与取材方法的关系、切缘与预后的关系、切缘和肿瘤起源的关系等方面
广告创意与广告欣赏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把握好欣赏者与广告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距离太远,让人觉得不可理解;距离太近,又不免让实用、功利的动机压倒美感。所以,设计师既要
以一艘玻璃钢双体游艇为例,通过频域水动力分析确定其最危险航行工况,进而对研究对象进行结构应力分析与可靠度计算。在满足可靠度安全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艇体铺层厚度对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密切相关。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有效的医学干预来延缓或改变认知功能障碍的进程,可能起到延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新近认识的一种由脾血窦成分组成的罕见的脾良性血管瘤.由于肿瘤细胞的来源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电镜证实为脾窦内皮细胞,即窦岸细胞,故命名为脾窦岸细胞血管瘤.近期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