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疗效分析:单中心资料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接受首程治疗的无远地转移的嗅神经母细胞瘤,分析并对比不同治疗模式的治疗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1978年6月至2015年1月经我院经病理证实的首程治疗的无远地转移的嗅神经母细胞瘤,其中Kadish A期1例,B期23例,C期89例。首程治疗模式多样化,其中术前放疗联合手术者11例,手术联合术后放疗者51例,根治性放疗47例,手术3例,仅1例接受姑息性化疗。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75月,5年总生存,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和5年无远转生存率分别为65%,73%和67%。不同的治疗模式中,术前放疗+手术组5年OS为91%,手术+术后放疗组5年OS为82%,单纯放疗的5年OS为50%(p<0.001)。然而对于不同的分期,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不同。其中对于KadishA/B期或是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放疗为主的治疗疗效类似于手术联合放疗的治疗模式。而对于淋巴结阴性的KadishC期病变,综合治疗的疗效由于放疗为主的治疗,其中术前放疗的疗效最好,其5年OS为100%。 结论:手术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对于嗅神经母细胞瘤仍是较为优选的治疗手段,尤其是术前放疗联合手术预后最佳。嗅神经母细胞瘤治疗模式的选择需考虑分期情况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年龄、淋巴结状态和不同的治疗模式是影响嗅神经母细胞瘤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第二部分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和颈部预防性放疗的价值 目的:嗅神经母细胞瘤(esthesioneuroblastoma,ENB)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是否颈部预防性治疗是争议的焦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明确嗅神经母细胞瘤病例首程治疗前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和转移规律,并探讨颈部预防性放疗在无淋巴结转移Kadish B/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1979年7月至2014年12月共116例初治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病例。其中32例为首诊时即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者,84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除外1例Kadish A期外,余83例Kadish B/C期病例中,50例接受了颈部预防性放疗,30例未接受颈部预防性放疗,3例病人颈部治疗情况不详。研究结果:28%(32/116)的病例在首诊时合并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Ⅱ区(81%),和Ⅰb区(53%),其次为Ⅲ区(28%)和咽后淋巴结(22%)。接受颈部预防性放疗和未接受颈部预防性放疗的5年区域控制率分别为98%和75%(p=0.0005),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1%和50%(p=0.258),5年总生存分别为77%和62%(p=0.424)。对于接受颈部预防性放疗者,区域失败率仅为2%,而未接受颈部预防者的区域失败率为23%,多因素分析显示颈部预防性放疗是降低区域失败率的独立预后因素。(HR,0.093;95%CI:0.011-0.756; p=0.026) 结果与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规律性,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Ⅱ区和Ⅰb区。预防性的颈部放疗能够显著的降低区域失败率,推荐对KadishB/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放疗时进行颈部预防性放疗。 第三部分 鼻咽癌IMRT同期EGFR单抗和同期化疗与单纯IMRT的回顾对照研究 目的:回顾性收集本中心接受首程治疗的鼻咽癌病例,以回顾性病例配对研究方式,对比IMRT同期EGFR单抗、同期化疗和单纯IMRT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2008-2012年间本中心共68例Ⅱ-Ⅳb期初治鼻咽癌接受IMRT同期抗EGFR单克隆抗体(包括西妥昔单抗和尼妥珠单抗)治疗,纳入BRT组,并采用SAS软件进行病例配对,按1∶2配对分别形成单纯IMRT(IMRT)组136例病例及同期放化疗(CCRT)组136例病例,共340例。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Cox模型分析预后因素。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1月。全组3年总生存(OS)、无病生存率(DFS)、局部区域控制率(LRC)、无远地转移生存率(DMFS)分别为91.2%、80.2%、93.1%、87.2%。BRT、IMRT、CCRT组的3年OS分别为91.9%、92.1%、89.9%(p=0.379),3年DFS分别为82.1%、77.9%、81.6%(p=0.594),3年LRCR分别为98.2%、90.6%、93.0%(p=0.249),3年DMFS分别为85.2%、85.2%、90.3%(p=0.383)。多因素分析提示T分期(p=0.034)及同期抗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p=0.032)是影响局部区域控制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鼻咽癌单纯调强放疗即可达较好的治疗疗效。单纯IMRT、IMRT同期抗EGFR单克隆抗体及IMRT同步化疗三组之间整体疗效相近,但同期抗EGFR单克隆抗体有提高局部区域控制率的趋势。 第四部分 鼻咽癌放射性溃疡临床及剂量学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鼻咽癌首程调强适形放疗后发生鼻咽溃疡的临床特点、预后及放疗剂量学等资料,分析可能与放射性鼻咽溃疡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接受首程调强适形放疗的鼻咽癌病例共1217例,结合临床症状、腔镜、MRI及病理(除外局部复发)诊断放射性鼻咽溃疡共2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预后情况,并复阅其调强放疗计划进行剂量学评估。 结果:21例放射性溃疡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52岁(26-72岁)。T2期1例,T3期3例,T4期17例。原发肿瘤(GTVnx)体积中位值83cm3,除1例T2期病变PGTVnx的处方剂量为69.96Gy外,余20例处方剂量为73.92Gy。鼻咽溃疡发生的中位时间为放疗结束后6.2月(1.8-21.9月),鼻咽部大出血发生率为48%(10/21)。21例患者中仅6例溃疡愈合,15例持续不愈,其中8例死亡(鼻咽大出血4例,恶液质及伴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多发骨转移1例)。 结论:放射性鼻咽溃疡是鼻咽癌放疗后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一旦发生,难以自愈。其发生与T分期晚、肿瘤体积大、营养状态差、感染、放疗剂量及高强度治疗等有关。鼻咽大出血与恶液质为此类病例的主要死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