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大众以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接触佛教、了解佛教,宗教作为一种具有区隔性的文化形式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了社会化进程,近年来有不少法师迅速走红,将佛法带入大众的视野。延参法师的新浪微博做为最具代表性的网络宗教传播形式,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粉丝达到4501万)。延参法师的微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内容生产链条,图文并茂,并且常使用直播等最新的技术手段来弘法并与受众进行互动。其传播内容也与僵化的、意识形态明显的教义输出不同,而是更善于从生活化的柔性角度来阐释自己的态度,与当下大众所提倡的“佛系生活”观念不谋而合。这种融入受众日常生活的方式为法师本人的思想撒播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日常生活世界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交往活动和观念活动的总称,它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加以维系的自在的未分化的活动领域。在工业文明崛起后,日常生活世界被置于幕后,人类也处于异化的危险之中,因此有必要对日常生活进行重新审视。本文基于日常生活理论,以延参法师的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传播模式及话语策略的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发现延参法师微博文本具有符号化、文学化、通俗化、仪式化的特征,他通过生产大量的人生哲理内容,淡化其宗教色彩,以此获得更广泛的受众。而从传播效果来看,实用化、感性化、情境化的内容更能获得大众青睐。从佛禅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建构策略来看,延参法师与受众的思维达到了高度的吻合,他洞悉了日常生活的重复性、经验性和情感性,在微博中融入少量的宗教内容,用这种内容生产方式来调控大众的日常生活,实现了“佛教人间化”的进程。在新媒体环境下,以法师为传播主体的微博账号将与佛法相关的观念转化为大众文化形式带入受众的日常生活,将宗教生活与日常生活的频率相协调,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交叉点上积极寻求意义,构建了一个能够让人偏安一隅的“佛系生活空间”,无形中增强了受众的用户粘性。文章最后指出,在佛禅文化网络建构的现实意义中,法师形象与宗教影响力得以重塑,佛教文化爱好者的群体认同感不断加深,大众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受众通过佛禅文化的熏陶得以调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这也是新媒体时代“佛教世俗化”的成功案例。